一只脚跨进名牌大学?分班考试有违素质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7 17:20 《北京考试报》 | |||||||||
当中考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一些新高一生及其家长又为即将面临的“分班考试”陷入焦虑状态。所谓分班考试,是高中校在新生中进行的摸底考试或分班测试,以选拔成绩优异者进入实验班。这种做法在北京示范高中、重点高中里并不少见,理由是便于更好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而不少家长盲目相信,只要考进重点中学实验班或重点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跨进了名牌大学的门槛,因而给予空前重视。对此,记者认为分班考试不宜提倡。
首先,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摸底,对新生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以便日后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随着某些学校做法的极端化,其弊端显露无疑。有学生反映,通过分班考试进入所谓的实验班或重点班后,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学生要按照每次成绩的高低,随时滚动排序。在这种“万般皆下品,只有成绩高”的氛围中,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指标,有违素质教育宗旨。 其次,这将对分班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形成歧视,打击其学习积极性,有违教育公平。某高中负责人说,该校不组织分班考试,原因是学生已通过中考得到合理分流和筛选,没有必要用分班考试再次筛选学生。他说,这样的考试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伤害其自尊。尤其是那些中考发挥不理想的学生,本来已很痛苦,如果分班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将带来更大的痛苦,给他们的高中生涯人为投下第一道阴影。 再次,考生及家长应看到,进入重点班和实验班并不是升学的绝对保障。事实表明,一些孩子投入大量精力,勉强通过分班考试,却无法跟上重点班的学习进度。海淀区张先生的儿子自从被编入实验班后,由于周围的同学成绩都很好,心理压力特别大,总怕被落在后面,每天学习都到后半夜,现在变得沉默寡言,还患了轻微的神经衰弱。 其实,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那都是人为划分的,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是绝对不能单纯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区分、评判的。好学生在好班级里不一定好,而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发掘其潜力,这才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内涵。 北京考试报记者 景 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