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自考 > 正文

自考青春三部曲:从农民工到律师的无悔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7 19:52  天津日报

自考青春三部曲:从农民工到律师的无悔人生
李宪凯:从农民工到律师

  青年农民李宪凯,借助建筑工地的昏暗灯光,自学考取了法律大专文凭,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本市一名小有名气的律师,完成了"鲤鱼跳龙门"式的经历.但是,去年9月,在他的事业正突飞猛进之际,他却做出毅然决定:响应团中央支援西部的号召,无偿来到条件最为艰苦的甘肃省古浪县直滩中学任教.日前,在李宪凯即将圆满完成一年的支教生活时,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鲤鱼跳龙门

  农民工自学成才李宪凯,今年27岁,出生在山东省菏泽贫困的农民家庭.他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靠种地养活全家.为缓解家庭压力,李宪凯中专毕业后,便跟随老乡到建筑工地打工.他干的是油漆工,要站在高高的窗台上,刷楼房的外墙涂料,既辛苦又危险.但李宪凯自幼好强,白天劳累了一天,其他民工晚上都到外面逛街、打牌,他却打开书本,坐在工地的路灯下,刻苦自学法律课程.工友见到后,都嘲笑他:"一个农民小工,还想考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底,李宪凯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高自考的全部课程,从山东大学法律系毕业,并顺利通过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国家

司法考试.怀着对繁华大都市的向往,2003年李宪凯来到天津,进入击水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凭借他勤奋的工作,李宪凯的业务迅速开展,先后成功代理了多起有影响的案件.其中,本市近年来最大的一起环境污染案(索赔额高达254万元)中,市高院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种植户受到的损害最终得以维护;他代理的一起"化粪井井盖爆炸伤人案",也在本市轰动一时.从一个月收入三四百元的农民工,到月薪数千元、小有知名度的律师,李宪凯成长迅速,被周围朋友寄予很高的期望.

  奉献青春

  舍高薪西部支教去年7月,李宪凯得知团中央发出"奉献青春、支援西部"的号召后,立即设法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在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市当年唯一的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西部支教.李宪凯说,周围人知道后,都强烈反对,说他正处在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浪费一年时间,实在可惜.但是,他决心已定,而击水律师所潘强主任也给予他大力的支持,组织同事召开热烈的欢送会.领导的支持,给了他更大的信心,他毅然背起了西去的行囊.

  刚到甘肃省古浪县时,组织上考虑让李宪凯到条件较好的古浪县城一中任教.他婉言谢绝了这一"善意"的安排,主动要求到环境最为恶劣、风沙弥漫、最偏远的直滩初级中学.在挑选任教科目时,李宪凯确定了"思想品德"课,他说:"我也很喜欢教孩子们英语、数学等专业课程,但是,考虑再三,我认为孩子们正处于可塑的年龄阶段,思想品德的成形,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一生,作用更为深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李宪凯虽说有满腔的热情,丰富的知识,但是怎样教学生,怎样把握和驾驭课堂,还是第一次.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来校的第二天,便手持听课笔记本走进课堂,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刨根问底、总结得失.李宪凯通过忘我的刻苦钻研,在很短时间内,便进入了教师角色.他执教的两个年级8个班,共有500多名学生,他每天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促膝谈心,成为他们的"知心大哥".教学中,他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从最基本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到明理诚信、勤俭自强的培养,再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自觉的意识、主动的追求,全面提升政治思想和素养.他说:"农村孩子活泼,又能吃苦,可塑性强,只要找准切入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定能培养成才."一份耕耘,一份回报,在全学区的统考中,李宪凯所任两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均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两个第一名.

  热爱西部

  爱心播撒众乡亲李宪凯热爱教育,更热爱学生,热爱西部的乡亲们.直滩乡土地沙化严重,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生众多.七年级学生王会明,品学兼优,却患有先天风湿性关节炎,因家庭困难,无力医治,濒临失学.在李宪凯的倡导下,全校师生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共捐助现金2500余元,其中,李宪凯本人资助500元.他深入贫困、辍学学生家中,从精神上鼓励、思想上开导、经济上帮助,先后有8名贫困生得到他的帮助,5名辍学生重返校园.今年初,他积极联系本市蓟县第一中学为直滩中学捐赠了图书、衣物、学习用具、体育器材等价值两万余元的物品.

  业余时间里,李宪凯利用特长,多次为全校师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先后为20多名初三学生做心理咨询.李宪凯以自己的知识和行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敬佩,他的名气也在整个直滩乡传播开来,周围的乡亲们纷纷前来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他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户,围绕乡亲们关注的难点、热点,帮助群众学习法律,抵制危害"三农"的行为.大岭村村民王某某因

车祸去世,如何分割遗留下来的抚恤金,让叔嫂之间出现了矛盾,甚至引发一场恶性斗殴.经过李宪凯耐心调解,向双方讲解法律法规,最终稳妥解决.

  短暂的一年支教期即将结束,李宪凯恋恋不舍.他说,他舍不得西部的孩子们,这段支教生活,也是他有生以来最幸福的经历.(记者:胡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