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正文

52岁父亲替女儿求职 找有尊严的工作不该受指责

http://www.sina.com.cn 2005/10/05 18:39  人民网-江南时报

  52岁的父亲为女儿找工作,但是他遭遇到太多的失望,现在,他把最大希望系在一家购物广场的营业员岗位上。这是南京媒体10月3日所报道的一条新闻。看了这条新闻,使人想流泪。看看这位父亲的女儿的经历:靠着熟人介绍和街头一些商店贴出的招聘启事去找工作,中专学校毕业、懂得平面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茶社做服务员。不必讳言这份工作的辛苦,更不必讳言这份工作的不够“对口”,甚至不够体面。在她的父母眼里,一份好的工作一定要有统筹保险,一定要有休息天,加班的时候也要有加班费。在我看
来,这三点涵盖了现实中最低标准的有尊严的工作。他们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一个梦想应当是:寻找有尊严的工作。

  能够被新闻中介绍的情况所证明的是,“52岁的父亲”没有足够的家庭背景。这使我想到了不久前的一条新闻:8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家庭背景越好越容易找到好工作”——在《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中提到,某学生的父亲上司的侄女,只是财会学校的中专生,毕业时进了当地一家国有银行,而该银行是很多优秀的金融系本科生都难进的。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周心媛为找工作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却只能住在一间地下室里。她几乎参加了所有能参加的招聘会,投出去的简历数不清,但获得的只是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

  周心媛的父亲是山东临沂的一位普通教师,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收集一些就业信息。一天晚上11时多,周心媛在面试之后赶往地下室的路上,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尽管她想努力掩饰一天奔波的疲惫,但父亲还是感觉到了。“爸爸那天晚上哭了。”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像“52岁的父亲”面临的状态。我不知道,“52岁的父亲”有没有为了自己的女儿哭过?如果天下的平民父母知道,很多情况下,不能获得一份有起码保障的工作,并非是自己的儿女不行,他们会不会哭泣?或者,他们会不会因为为自己儿女进行无力的争取而遭到指责?我相信,道貌岸然的“职业同样高贵”说一定还有着可怕的市场。他们或许不会过于指责“52岁的父亲”,但是,他们不愁找不到靶子。在一家报社向小区送岗位的现场,一些年纪大的失业人员抱怨找不到活干,却对一些离家远的或者保洁员这些既脏又累的活不屑一顾。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士分析,其实,不怕吃苦的人,到哪里都会找到一份活干,这儿嫌脏,那儿嫌累,在哪儿干活都不会好。年纪大了,工作本就难找,所以更要摆正心态。

  这种话好像很正确,很正义凛然,但是,基本上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不要说“年纪大了”在优越的家庭背景面前照样可以忽略,就是再困难的条件,也会“咸鱼翻身”。彼格格再丑,你会担心她的出路吗?

  应当说,就业难,是穷人和富人共同面对的,但是潜规则的存在,使得这一种共同面对没有成为共同担待,而是成为倾斜的力量对比。

  国人早已习惯用这样的语气去抨击一个乞丐:干什么不好,非要乞讨!不缺胳臂不缺腿,就是去做苦力也不会饿死。很显然,这样的指责无处不在,而且有扩大化的迹象。这种只要求弱者摆正心态,只要求穷人就着咸菜过年,不许对着红门的鱼肉流口水的主张未免太过霸道。我认为,寻找有尊严的工作是“天赋人趣”,不受指责。你能在一堆剩菜中挑选出美丽的鸡翅膀吗?

  你能要求家庭条件优越者也去做服务生吗?你做不到,就不要强加于人。(《江南时报》2005年10月04日 第二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