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正文

北大酝酿缩小招研规模 挑选领导型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5/11/10 11:18  北京晨报

  -培养模式将改变 -挑选领导型人才

  北京大学昨天表示,要把研究生培养成创新型领导人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发生质的转变,研究生招生制度和招生模式也将有重大改革。北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能减少,招生会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动机。

  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工作研讨会上,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表示,北京大学要通过全新的培养定位——努力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带动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各项相关工作的提高。

  林建华说,北大将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北大所要培养的创新型领导人才,并不都是政治家,也不会都成为国家领导人,而是具备领导素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佼佼者。

  林建华说,从这样的培养定位出发,北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发生质的转变,不再是根据所招收学生的素质进行“看菜下饭”式的培养,而是根据“创新型领导人才”所需要的素质,挑选出具备这种潜质的学生加以培养,这意味着北大研究生招生制度和招生模式面临重大改革。相应地,未来北大研究生规模可能不像现在这样动辄万余人,而是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精雕细琢一批能够登上时代塔尖的杰出人物。这会使北大在招生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动机。

  -权威追访

  改革方案正在研究

  昨天,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大学一直在探索研究生新的培养方式,比如调整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调整复试比重等。但具体考试制度如何变,他们还需要继续研究。

  -学者反应

  正方:研究生应服务社会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非常赞同“创新型领导人才”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他说,过去各大学都有一种误区,认为研究生必须要做学术。但我们认为,培养人才的重点是社会最为需要的主流人才,比如我们现在社会急需的有创造力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研究生可以从事学术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服务社会,从事社会各项工作。

  但要实现“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知识积累型人才成为思考型创造性人才。北大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老师学生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都有所调整。

  反方:这种培养目标不现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退休教授、考古专家吕遵谔认为,这种培养目标并不现实。“领导素质在招生中怎么体现呢?”另外,吕遵谔认为,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业务范围,一些基础性的学科更需要那些业务能力强的踏踏实实的专业人才。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要两全其美。如果有些学术强但领导素质不高的人才被北大拒之门外,是北大的损失。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表示,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扩大,90%的研究生毕业后并不从事学术研究。在国外,研究生培养人才已分为两种:专业型人才和学术性人才。建议我国也应该以此为培养目标。

  -学生反应

  希望尽早改革

  北大数学系研究生魏一然告诉记者:“我们都希望学校能更重视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另一位法学院的学生提出,希望北大能尽早在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有所改革,比如能不能考虑脱离国家统一的研究生考试,进行自主招生。 晨报记者 代小琳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