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 > 正文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1 20:40  恩波教育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新大纲修订说明

  与2005年大纲比较,本章删节了相当多的知识点,没有新增知识点。但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尽管有些知识点已经被删除,但考生在复习时还得要注意。例如今年是陈云同志
诞辰100周年,他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考生还要关注。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针对自1955年底以来经济建设中各部门纷纷要求提前完成原定计划指标,甚至提出“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冒进情绪和行为,中共八大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这是我党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取得的重要经验。这个方针保证了1957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这个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1958年的“大跃进”是更为严重的冒进,给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失。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便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的主体提出来的,并通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实现。

  (2)实现中国工业化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是实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问题。他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的关系,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提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这就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一大特色。

  其次,要正确处理其他一些关系,包括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3)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意义: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苏联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工业化指出了正确方向;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重点,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是50年代我国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成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仍然是指导工业建设的正确方针。

  3、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经济体制方面的探索,主要有:①关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毛泽东提出了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法则的思想。②关于非公有经济,毛泽东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可以再搞资本主义”的思想;刘少奇提出可以搞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的思想。③关于农村生产责任制,邓子恢最早提出农村承包责任制。到60年代初,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等对农村的“包产到户”责任制表示赞成。

  (2)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主要有:①关于权力下放,党的八大后,在周恩来、陈云的主持下,完成了关于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的起草任务。其基本方针是:分级管理,逐步下放,重视综合平衡,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②关于企业管理制度,毛泽东认为鞍钢创造了不同于苏联实行一长制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好制度。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的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做了科学的总结,强调把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称之为“鞍钢宪法”),作为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方针。经过许多大型企业试行后,1961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了这个管理制度,并确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效形式。这就把吸收劳动者参加管理的思想加以制度化。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在发言中就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这就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该构想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本节小评 从历年有关本节内容的命题来看,只出过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的把握。预计2006年如出本节内容的命题,则仍是选择题。

  试题例析

  1. (2001,理,单选)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 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思考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即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这一基本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问题。他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的关系,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提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这就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一大特色。

  2. (2002,理,多选)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A. 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 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 以国家统购为主体,以个体经销为补充

  E.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尝试进行改革。其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正确选项应为B、C、E。

  3. (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有关发展商品生产的观点有

  A. 分析了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B. 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个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C. 中国商品生产很不发达,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D. 应该充分利用商品生产这一有利工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答案ABCD

  解析 都是毛泽东提出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组织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第二,它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既可以保证人民代表大会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民主做出决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使各个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第三,它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第四,它采取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2、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内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已经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纳入新中国的政治体系之中。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中国政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提出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方针。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依据

  第一,是由民主党派的作用决定的,他们能够团结各自联系的那部分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得到人民信任。我国的民主党派与欧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在过渡时期,它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完成,各民主党派原有的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这时民主党派的性质实际上已经开始变成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党。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也是由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决定的,执政的共产党需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包括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毛泽东以苏联为鉴,在思考关于民主党派的问题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毛泽东看来,执政地位使共产党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需要诤友忠言。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监督共产党的主要是劳动人民和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利。

  3、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能否正确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极大。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制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照搬苏联实行联邦制的做法,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第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第五,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冲击。总之,这个制度的施行,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②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③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坚决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一切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

  4、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新中国建国的立国之本。能否坚定自觉做到这一点,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繁荣发展我国的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保证我们的文化健康发展。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为了促进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具体内涵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为了帮助人民发展对于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判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第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第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第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第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在这6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正确态度和方针,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的方针。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在继承我们民族丰富的遗产时,不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要剔除其中带有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中民主性的精华,作为我们今天的新文化之用。

  “洋为中用”是对待外国文化的方针。对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我们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照搬。“一概排斥”是错误的,“全盘西化”也是错误的。

  5.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我们现在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革技术的命,革没文化、愚昧无知的命,为此,要培养大批的知识分子,要有计划的在科学技术上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56年组成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1年7月党中央批准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十四条意见》,科学工作者称之为“科学工作的第一部宪法”。

  (2)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党的八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知识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专门人才的基础。毛泽东强调,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大批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本节小评 从历年试题来看,有关本节的内容主要是选择题。预计2006年仍只能出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解。

  

 [1] [2] [3]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