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英语考试 > 正文

四六级复习真的很烦燥 如何在复习中保持韧性

http://www.sina.com.cn 2005/12/07 17:18  点点英语

  作者:aaron523

  坚韧,其实是一种心境状态,因此它能够培养。跟一切心境状态一样,坚韧是奠基在固定的因素上的,这些因素是——

  1)固定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发展坚韧的最重要的一步。强烈的驱策力会
使一个人去克服许多的困难。所以,复习一开始就要确定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分析考上的难度,给自己定个位,告诉自己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多少汗水。

  2)欲望:人在追求强烈欲望的目标时,较容易获得和保持坚韧的精神。想想自己考上研究生后会实现自己哪些愿望。或许你考上研是为了换个更好的工作争更多的钱,或许是为了找到女朋友,或许是为了扬眉吐气,或许...... 这些都是你个人的欲望。复习过程中,当你想放弃想松懈时,想想自己的欲望,想想如果考不上自己就得不到自己想望的,你会重新拿起书本来。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在职的会比应届生更有动力的原因。

  3)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计划,可以鼓励一个人利用坚韧的精神来执行计划。没有自信心,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易产生迎难而退的念头。如果你缺乏自信心,我建议定个合理的短期计划,并强迫自己完成。每次完成既定任务后,就会产生兴奋和短暂的成就感,由此促进自己去完成下一个短期计划。

  4)固定的计划:即使它们是薄弱甚至完全不实用的,也可以鼓励坚韧的精神。并且,完成计划,对于鼓舞士气,增加自信心等至关重要,还能促进继续完成下个目标。计划分两种,一种是长期计划,一种是短期计划。对于考研复习,长期计划的时间跨度为整个复习阶段,以月为单位分配复习任务。短期计划的时间跨度最好为一个月,顶多两个月,以旬(10天)为单位,或以星期为单位分配任务。

  这样,对于整个复习就有一个充分认识准备,以防止当看到别人复习比自己快时心慌,使自己在复习阶段心态平和。

  5)精确的知识:如果以猜测来代替精确的知识,就会在失望中摧毁坚韧的精神。在复习中,如果发觉对某个知识要点不是太清楚,一定要刨根究底弄个清楚。这样的做的好处,除了使个人复习牢靠以外,在别人问及某个知识要点而自己对答如流时,能促使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强,保持一颗轻松愉悦的心。否则,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一个个似懂非懂的知识点,最终让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6)合作:热忱、了解和与别人的合作协调,能够促使发展坚韧的精神。在考研复习中,要积极和别人合作,尤其是和与自己考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导师的研友合作。有些人往往处处“树敌”,特别是对那些和自己考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导师的人,简直狠之入骨。其实,这些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殊不知,就算你使他没有考上,也未必能保证你考得上。天下之大,比你强十倍、百倍的大有人在,你要作的是和他连手,共同复习研讨,共同考上。我还要特别交代的是,和一个研友(尤其是和自己考同一个专业的人)一起复习,还能够促使双方不断发奋,坚持不懈。因为你们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帮助鼓励,取对方之所长补己之所短;而且,相互之间形成的学习气氛也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记得当初我复习的那间教室,教室里学习的都是考研人,那种积极的氛围,令我至今难忘。

  7)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一个人光复习不娱乐,会渐渐消磨一个人的体力和脑力。每天一定量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对于相当多的“非学习类型”的考研人来说,适当的上街购物和游玩也是大有裨益的。娱乐时间轻松愉快的玩乐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对于保持复习中的坚韧精神也是有帮助的。切不可为了复习而牺牲全部的娱乐活动。

  8)讲究效率:效率也是培养坚韧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里就谈一些有关的学习心理学。复习阶段,我建议大家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记号笔:红色、兰色、黑色、绿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我在复习数学时,就用黑色代表做错的解答过程;用红色代表易错和重要的内容和步骤;用兰色书写解题的思路等。这样,在以后翻阅时,就有针对性,提高复习效果。另外,学习时房子内的摆设也是制约学习效率的因素(引自一篇心理学论文)。比如:学习时背对着门,会引起心理上的警觉(这种警觉是自己很难感知的),对效率有害;而面对着窗户,容易使人被窗外的事物所吸引,有害效率。最有宜于效率(对大多数人而言)的是室内摆设简洁,房内色调呈暖色调,学习时面对着门等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英语考试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