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北京公务员致公版申论热点押宝 创新型城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2/09 10:18 北京华图公务员 | |||||||||
三、论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 最近,《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实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这是市委、市政府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北京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北京市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几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接近4000美元,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不均衡、不协调。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积极发挥城区科技创新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对郊区发展的应用水平和支撑力度,以创新为手段促进北京郊区“三农”问题解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立足首都资源优势,体现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北京人才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实力雄厚,创新资源优势突出,但北京物质资源、能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建设创新型城市,正是依托和充分利用首都的各种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以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服务业为依托,实现北京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开创一条适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的城市发展之路。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行动。现在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很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突出,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等,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发挥首都的创新资源优势,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全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发挥高端资源的控制力和辐射力,实现世界城市目标定位的战略举措。纵观国际上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其产生和发展最终取决于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形成均是以当时世界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为根基的。目前北京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端位置。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高对高端资源的整合力、控制力和辐射力,实现城市功能升级,使北京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对全国创新辐射功能的载体城市。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设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一批城市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依据城市资源特点向创新型城市迈进。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完全可以综合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作用,借鉴国际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创新城市建设之路。笔者认为,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目标研究与设计: 一是高端创新能力卓越。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开发上创新能力卓著,在重点领域技术前沿和核心环节有领先的创新成果产出,万人申请、拥有国际、国内专利数量继续位于全国前列,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二是创新引领产业提升。努力使以创新为特征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提升,以高端辐射、强劲带动为特点的总部经济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要支柱产业。 三是对外创新辐射强劲。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交易额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创新成果以创新服务和高端产品的形态服务于环渤海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北京在全国技术创新中的源头作用。 四是创新环境完善优越。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类创新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吸纳和凝聚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使北京成为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创新成果不断产生的创新之都。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点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明确重点,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笔者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中关村在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中关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关村要按照“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四位一体的定位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实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跨越。 第二,优化自主创新的机制和环境。继续深化落实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不断探索各种新机制和新模式,鼓励企业联合大学、科研机构进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担技术研发项目、共担风险开展技术成果产业化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解决资金、人才、中介等困扰企业创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挥人才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企业在京设立总部、研发总部;强化创新的宣传舆论导向,积极培育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第三,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企业家创新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以及企业家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支持一批创新基础好、竞争实力强的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创新分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平台,激发其创新活力;重视企业家的关键作用,培育和壮大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 第四,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坚持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模式,重点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新型和国际化人才。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技能型技术人才。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完善创新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以创新事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 在新浪网,每天有数百位公务员战友的各项疑难问题得到高手的热情帮助,你有问题吗?快来加入吧!
新浪网考试频道将在公务员考试专栏内提供2006年公务员考试最完整的招考信息及最丰富的复习材料,敬请关注! 寻公务员考试战友?欢迎来公务员考试论坛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