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领航考研辅导专栏 > 正文

北京领航:2006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备考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6/01/09 11:24  北京领航考研

  第一部分 备考预测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和意义。

  [背诵要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一)历史背景:在近代农民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完成中国革命任务,因此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政党。(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三)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五)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六)外部条件:共产国际帮助。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核心;(二)中国革命有了科学指导思想;(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四)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出题形式]

  党成立的原因可考单选或多选,党成立的意义可考多选。

  2.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革命中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背诵要点]

  一、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在旧中国是进步生产关系,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动力之一。

  三、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阻碍生产力进步,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对象。

  [出题形式]

  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两部分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特性可考多选。

  3.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背诵要点]

  一、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一)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首先宣布“四个现代化”宏伟设想: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二)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提出建设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现代化问题。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一)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二)周恩来完整地概括了“两步走”发展战略:(1)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出题形式]

  “四化”的提出和完善以及“两步走”发展战略可考单选与多选,而且要与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掌握。

  4.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背诵要点]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确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二)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了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三)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6月中印两国和中缅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和中缅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四)1956年周恩来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思想:(1)在政治上各国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相互约束”,“相互监督”,和平共处;(2)在经济上各国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发展而不附带任何条件”;(3)“国际间一切争端通过和平协商解决而不用武力”。

  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一)苏联、美国是第一世界;(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三)亚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上第一次正式向全世界阐明了毛泽东这一崭新的战略思想。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维护了国家独立和主权。(二)反对苏联大国霸权主义:拒绝苏联提出的一系列无理要求并粉碎了各种挑衅,维护了民族的尊严。(三)营造和平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1)从1955年开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和华沙举行大使级代表会谈,结束了中美双方不接触的局面。(2)对于中苏两党的分歧,毛泽东采取“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3)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使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在西欧打开一个重要缺口。(4)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6)1972年毛泽东会见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日邦交正常化。

  [出题形式]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和重大外交成就等可考单选或多选。另外,要格外注意本题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相联系。

  5.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

  [背诵要点]

  一、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一)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提出用民主的“新路”来跳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兴衰的周期律。(二)建国前夕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建国后我党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二、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共八大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1964年毛泽东针对西方“和平演变”阴谋提出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是将来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总之,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五、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提出。

  六、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出题形式]

  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有关思想可考单选或多选,而且要注意与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内容结合在一起掌握。

  第二部分 二类复习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中国无产阶级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一)一般特点:一是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二是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三是历史上最进步阶级。(二)特殊优点:一是深受三重压迫,具有革命彻底性;二是分布集中,便于团结斗争;三是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同盟。(注意:可考多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和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注意:可考单选)

  三、无产阶级领导实质:共产党领导。(注意:可考单选)

  四、我党争取和实现领导权基本经验:(一)责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二)关键:建立统一战线;(三)策略: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又联合又斗争方针;(四)支柱:建立革命武装;(五)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2.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一、主要经验:(一)国家政权成分:武装斗争和军队;(二)阶级关系:统一战线;(三)领导力量:党的建设。(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二、主要纲领:由于中国革命两步走,人民民主专政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保证。(注意:可考单选)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内容:(一)民主与专政辩证关系:(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特征、最显著特点:对人民民主(建国初期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范围),对敌人专政;(2)民主与专政是互为条件、辩证统一关系。(二)各阶级地位:(1)领导者:工人阶级;(2)阶级基础:工农联盟;(3)团结对象:民族资产阶级。(三)职能和任务:(1)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以及世界和平;(2)对内:一是镇压敌人,保护人民;二是管理经济,发展生产;三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共产主义。(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1)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2)阶级基础都是工农联盟;(3)主要任务都是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4)历史使命都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二)人民民主专政特点:(1)衔接两个革命阶段;(2)扩大人民民主范围;(3)概念表述准确鲜明。(注意:可考多选)

  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一、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一)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保持独立性;(二)形成标志:国民党一大;(三)政治基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四)组织形式: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统一战线:(一)只剩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二)民族资产阶级虽然退出革命营垒,但仍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压迫和限制。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发生变化,但王明实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政策,丧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时机。(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建立:(1)我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瓦窑堡会议;(2)初步形成标志: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3)正式形成标志:《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和蒋介石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谈话。(二)特点:(1)广泛民族性和阶级矛盾复杂性(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2)两个政权和两种军队合作;(3)没有书面共同政治纲领和固定组织形式;(4)处于有利而又复杂国际环境之中。因此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纠正了王明的“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三)策略总方针:(1)发展进步势力:即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中心环节。(2)争取中间势力:即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条件:一是共产党有充足力量;二是尊重他们利益;三是对顽固派斗争并取得胜利。(3)孤立顽固势力:即孤立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采取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原则。(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壮大;(二)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准备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三)我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通过。(注意:可考单选、多选)

  4.中国革命三大法宝关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关系:(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两个基本武器;(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三)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学说最显著特点。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三)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四)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中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是我党区别于其它政党显著标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自我批评。(五)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1)毛泽东认为党内矛盾“是社会上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矛盾在党内的反映”。(2)刘少奇认为党内斗争的性质是思想斗争。(六)整风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1)延安整风运动内容:第一,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这是中心任务。第二,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第三,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2)延安整风运动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

  5.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一、实现工业化是我党奋斗目标:(一)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并在《论联合政府》中基本形成关于中国工业化思想。(二)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把社会主义与工业化结合在一起。(注意:可考单选)

  二、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这个基本情况出发,注意吸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一)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提出发展重工业的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注意:可考单选或多选)(二)把发展农业放在非常重要位置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特色:(1)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2)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三)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方针。(四)1962年毛泽东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注意:可考单选)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