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正文

临门一脚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15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01/13 13:30  恩波教育

  作者:恩波学校 徐明德

  1.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调之路;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
社会自我完善之路;是一条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中国崛起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条建设道路,最重要的战略方针有三条:

  (1)推进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

  (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

  (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意义在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将使世界格局更为平衡,国际社会更为安全;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更为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模式和文化借鉴;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和素材,证明人类可以以理智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

  2.中俄关系

  第一,加强相互支持,深化政治互信。双方在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不断加深两国业已建立的政治互信。这是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扩大互利合作,实现互惠双赢。在开展合作时,既要考虑本国的利益,又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努力创造更好的合作环境。

  第三,拓展友好交往,加深传统友谊。两国政府要为保护对方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双方人员往来提供更好的条件,并加强引导和管理。

  第四,密切沟通协作,促进和平发展。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双方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建立国际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共同利益,立场相同或相近。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作,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中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发展两国的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良好的中俄关系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完全符合世界局势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潮流和需要。

  3.恐怖主义

  有预谋、有政治目的、伤害平民以及非国家行为或者地下组织这四个要素将成为国际社会今后就恐怖主义定义问题进行磋商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恐怖主义的本质。

  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中国主张,联合国和安理会应在国际反恐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势力,绝不代表任何民族或宗教,所以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混为一谈。中国主张各种反恐的努力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它得到普遍承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目标和原则。这些努力必须致力于地区以及世界范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对恐怖主义的行动范围不能随意被扩大。恐怖主义不能随意加之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任何国家和地区也不能施用所谓的双重标准。我们不仅要对表面的恐怖主义作斗争,而且还要根除其背后的最终原因——贫穷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真实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秩序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实质上仍然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对此持反对态度。

  4.南北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西方国家把人权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渗透和颠覆的工具,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强权政治对第三世界国家施加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北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在于三个方面:(1)第三世界国家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人权;西方国家则认为“普遍人权”先于发展权。其“普遍人权”的实质是“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2)发展中国家强调各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民主和自由;西方国家则鼓吹人权的普遍价值,妄图把自己的人权标准强加给其它国家。(3)第三世界国家认为,种族主义、新殖民主义、外国入侵等大规模侵犯人权的行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西方国家则主张建立“人权法庭”等干预机构,对它国所谓“侵犯人权”的行为进行干涉。”美国的人权政策是借民主装饰霸主,以人道掩饰霸道,以人权粉饰霸权。

  5.“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资本无限增殖与扩张的本性。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发达国家占有绝对的优势,控制着大部分国际经济组织,在制定“游戏规则”时往往由几个发达国家说了算。因此,说“全球化是西方称霸世界的工具和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手段”也不为过分。同时,西方国家必然要利用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影响其他国家。所以完全否认全球化与西方化有任何联系,也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近几年来“反全球化运动”日益高涨,其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鉴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要求改变经济全球化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改造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经济组织;二、在今后进行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应加强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反全球化并非绝对地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要求全球化进程中更多地关注南北发展均衡,关注社会公正、与自然的协调等问题。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但实质上却有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建立合理的秩序和规则,正如前人所说的“初看矛盾相向,终为江海同归”。

  6.“新帝国主义”论

  新帝国主义论的主要主张是:(1)把当今世界各国分为三类,其中“失败的国家”和传统的现代国家构成对世界的严重威胁。如,阿富汗、索马里、伊朗、

伊拉克、朝鲜等国;(2)西方国家对付威胁的最好办法是进行“先发制人”的武力干涉。(3)通过殖民主义来解决“问题国家”和“无赖国家”的混乱问题;(4)国家主权有限。

  新帝国主义就是与世界各国和人民为敌的经济权力和军事权力,它的目的是将全世界都置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控制和统治之下。=新帝国主义论的主要特征是“先发制人”和军事干涉合法化。这种理论彻底否定民族自决权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主张按照英美式的‘自由民主”体制重组世界秩序。

  新帝国主义论再现的原因是:冷战结束后的美国起主导作用的世界格局为新帝国主义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挑战;“反恐”成为美国实行新帝国主义的借口。英国和美国倡导的新帝国主义理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普遍认为,一、新帝国主义是一种冒险政策,它所宣扬的武力、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极其危险的。违背了反殖民主义的历史潮流,必将付出巨大的道义代价和物质上的代价。

  7.“中国威胁论”

  西方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象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其次,

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粮食需求上,中国不会对世界粮食的供求造成巨大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将完全有能力来养活自己,决将不会走上依赖谷物和肉食品进口维持生存之路。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40年后,中国饱受压迫,我们决不会再去压迫别人。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着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此外,在西方国家还流行一种“中国崩溃论”的思潮,认为中国的发展无足轻重。中国崩溃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冷战思维的延续,即不愿承认中国这种非西方模式的成功,在主观思想上具有片面性,在看到某些不良问题的同时,夸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低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崩溃论的实质是败坏中国形象,干扰人们看好中国。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扼制中国崛起,延缓中国的发展。

  8.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国际秩序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作用的体系或结构。国际秩序是世界格局的外在体现。

  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在发展中国家无权的情况下,按照发达国家利益形成的。旧秩序的特点就是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政治上,少数发达国家说了算,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经济上、生产上,服从发达国家的需要,把发展中国家变成原料基地和加工厂;在国际贸易上,发达国家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贸易规则,控制世界市场。这种政治经济秩序是为发达国家利益服务的,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既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也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和保持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和保持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二战后,1991年冷战结束前,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多采用军事手段;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后,为强行推销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多的采用经济、文化手段,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军事手段。

  9.中国对外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本题务必掌握)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不结盟。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0.何谓“南北关系”,南北关系的症结何在

  世界上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位于北半球,被称为北方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被称为南方国家,由此,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称为“南北关系”。

  南北关系也可以称为“穷国与富国”的关系。南北关系的根本症结,在于世界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经济权力手段*纵在少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北问题的核心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今,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南北关系进一步失衡。不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11.美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美国鼓吹的“世界新秩序”的内容主要有:

  (1)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的领导地位。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

  (2)以美国为主导,以西方工业大国为核心,加强联盟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影响,促使“和平演变”。积极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3)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联合西方盟国,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体系,由美国来充当“世界警察”。

  美国的这种所谓“新秩序”,不过是以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的改头换面而已。其目标是妄图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即以它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文化、生活方式来改变世界。这种所谓的新秩序,绝不会给世界带来和平、稳定和发展,而只能造成世界的不安定和动乱。

  12.中美关系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的中美关系表明,两国关系的好坏和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外交战略考虑,取决于美国的对华政策。

  (1)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提,定位不当则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所谓定位,就是认定与对方国关系的性质:是盟友,是敌人,是朋友,还是非敌非友,定位决定与对方国关系的政策,决定双边关系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2)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具有潜在的对抗性,是中美关系中的消极因素。美国对华政策上虽然有以接触为主和以遏制为主的不同派别,但它们在意识形态上是一致的,其共同目标是彻底消灭社会主义。

  (3)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对维系中美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经济因素。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结构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互利性,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

  (4)、台湾问题是长期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主要最困难的问题”,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做棋子,阻挠中国的统一,遏止中国的民族复兴进程,并攫取巨大的军火利益,其实质是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当然,美国对台湾政策也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力图保持台湾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担心台独势力挑起事端,把美国拖入台湾冲突。因此,美国台湾政策的实质是维护不统、不和、不战的局面。

  13.单边主义及其实质

  当前,“单边主义”这个词是特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是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发,而从来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追求世界霸权只是一种自我设想。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仍然难以应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如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国家恐怖主义,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社会,以确保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就是例证。

  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没有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参与,美国很难单独解决这些国际问题,因此说,单边主义冲动是目光短浅的,美国是在以失去未来的合作伙伴为代价换取现在的行动自由。而单独采取行动将使美国多方面受到损害,一意孤行采取武力行动将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声讨美国,使美国处于孤立的地位。单边主义所采取的强加于人的做法与国家关系中所遵循的多边协商原则格格不入,妨碍着世界各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国际新秩序。

  14.布什主义

  “布什主义”是对布什政府以长久称霸世界为目标、以“无与伦比”的实力为手段、以反恐为重点、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核心思想、利己主义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主张的总称,

  “布什主义“是在美国与其他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内保守势力抬头、美军军事装备与战争实践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布什主义”虽然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与大国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政策,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系列企图长久称霸世界的政策主张,具有很强的进攻性、扩张性和干涉性。这将给世界形势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特别是先发制人战略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和反感。美国在“倒萨”问题上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抵制和反对,就是典型例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布什主义”中大部分政策主张的实施,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牵制,美国长久称霸世界的目标难以实现。 “新布什主义”见全真模拟4套卷

  1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与冷战思维的差别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共同安全或普遍安全思想,强调国家之间的安全是相互的,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安全,而冷战思维则片面追求本国或本集团的绝对安全,为实现此目标,不惜损害、威胁他国安全甚至国际社会整体安全。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综合安全的思想,反对片面追求军事安全和军备竞赛,而冷战思维则强调军事安全至上,强调以军事实力求和平,片面追求军备优势。

  新安全观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来寻求安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而冷战思维则坚持非友即敌的原则,人为地把一些国家看成是对手或敌人,进行防范和遏制。

  新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冷战思维则奉行炮舰政策,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动辄进行军事打击。

  新安全观和冷战思维的本质差别在于新安全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而冷战思维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基础。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