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自考 > 正文

自考人物Dreamlily:快乐的学习着

http://www.sina.com.cn 2006/01/26 20:23  自考365.COM

  平凡的人过平凡的生活,我平凡,所以我平凡的生活着。我是一颗小松树,在自考这个大森林中,很不起眼,但也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扎根之地。我坚持,我努力,我奋斗!

  我的经历很普通,也许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我出生在农村,提起自己的童年并没有那么多欢乐。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小时候家里的境况不是很好。我12岁读初中时就寄宿了,住在学校里,一个礼拜回家一次。初中三年过的那么快,很快就到了该选择以后读什
么学校的时候。家里的意见是考市里的师范,因为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成绩好的同学考中专还是很时兴的,也许他们觉得好分配,离家也不远。我的意愿是读高中,然后读大学。至少我觉得根据我的成绩考上市一中是没什么问题的。哭过、闹过,但还是依了家人。后来晕晕糊糊的度过了考前的最后一个月,中考成绩400分,让家人失望的很,差8分够师范的分数线。我念了四年的中专,也正是在那里,开始了我的自考生涯,向大学梦迈出了第一步。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跟以前不一样。那时候好多同学都去报名参加自考的,但到了考试的时候总是很少有人去考。1996年12月,第一次报名,文秘专科,考的是中国革命史和新闻学概论。没有过自考的经历,就是那样看看、背背。查成绩的时候得知新闻学及格了60分,那种感觉真是好开心噢。良好的开端并不一定是成功的一半。这一门是从97年4月份~99年4月份所考课程中唯一及格的一门。我每次都有去考试,为此曾独自跑了好几个陌生的周边城市。我没有为了自考打过小抄,没有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看自考的书。或许当时我不是一个成功的自考者,但我是一个很优秀的中专生。99年6月份,我没有报下半年考试的科目,因为我觉得应该好好珍惜最后的一个学期。毕业时,我的成绩是第一名,但分配名单上并没有我的名字,因为那里不要女生。2000年春节过后,我就到现在工作的这个单位实习了。因为是重工业,需要的女生很少,十个女生只留下三个,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很幸运,也许是因为那份认真和努力。我终于有工作了,不要让家人为了我找工作的事情头痛,少了不少麻烦。我也早习惯了离家远,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5~11月留下来的同学继续试用期,为了好好的把握这个工作机会,6月份我没有报名,因为刚迈入社会我有好多的东西要学习。在那期间我学会了Word、Excel及ACAD绘图,打字速度也提高了很多。

  工作之后,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学历的差别,不同的学历完全享受着不同的待遇。明明有一份工作,你有能力去做,但你学历,你不行!这也是我继续参加自学考试一个原因。2000年12月,我真正踏上了自考路。这次我选择了英语专业,一方面自己喜欢,另一方面自认为有不错的基础。我没有上辅导班,因为我并不怀疑我的学习能力;毕竟我也要工作,养活自己,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2001年4月份-大语60、哲学61和综英一,综英一下的功夫最多,考完后也是觉得最有把握的一门,不及格。

  2001年10月份-综英一(61),法基础(63)和语法。这次换成语法了,认真仔细的学习,结果没通过!综英一这次压根就没看,居然通过了。我在想是不是每次都是哪个最用心学哪个就不过!但英语专业各科间毕竟是有联系的。法基础考前看了五天。

  2002年4月份-阅读一(60),概况没考,第一次报名没去考的。考完了阅读一,我知道了根本没有侥幸的。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不看是不可能会的。

  2002 年10月份-意识到从一开始课程安排的就不合理(听力口语要其他英语课程全部及格后才可以考),安排在下半年的课程我基本上还没考,于是把下半年可以考的一股脑的全报上了。语法(63)、写作(77),阅读二和综英二不及格。七月份以后工作特别忙。感觉特别累,起先是眼睛痛,见光就掉眼泪(因为工作时一直对着电脑屏幕),后来是耳朵充血,轰轰隆隆响个不停。我坚持下来了,尽管我只及格了二门。

  2003年4月份-邓小平理论和英国国家概况。概况用了二个多月的时间仍然觉得把握不大。我不想找借口,如果这次不过,明年上半年一定要让它通过!

  2003年10月份-阅读二和综合英语二,没问题。

  和那些每门课可以考到80分以上的同学相比,我就是那种最普通的自考生。我现在觉得自考绝不仅仅为了一个文凭,因为自考,我有了目标,才会为之奋斗。我努力着,我是快乐的。如果没有参加自考,工作之余也许我会觉得很无聊,打发着时间,生活也许会百无聊赖…

  对大部分人来讲自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当你遇到措折时不要轻言放弃,要鼓起勇气继续走下去。要不断付出努力,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自考同样也需要信心,考试前经常会觉得渺茫,无从下手,所以信心同样也很重要!

  我平凡我普通、我奋斗所以我快乐!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