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智力加意志的较量 关于高考的那一场“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02/25 12:41  新浪教育

  这不仅仅是有关智力的“游戏”,也不是单纯的意志较量。这是两种不同的游戏规则的缠绕,也是两种不同色彩的梦境的叠加。

  在时下的中国,谁家如果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孩子,那么这家人一定比一般的家庭有更多的紧张、焦虑、辛劳,同样也可能有更多的收获的欣喜。虽然我的女儿已经考入大学,虽然我已经远离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可每每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百般滋味缠绕在
心头……

  高考对于每一个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问题是,由于角度和阅历的不同,家长与孩子在高考面前,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想法。家长想让孩子成龙成凤、出人头地,恨不得孩子每一次考试都得满分,希望孩子考入北大清华,好像北大清华就是他们自己家开办的一样。可是,孩子却只感到太忙、太累、太想睡觉、太想和同学们一块儿去郊游。家长或苦口婆心或软硬兼施,总想把孩子“拴”在书桌上,而孩子则可能每分钟都在想着“我什么时候才能翻身得解放啊”。尽管家长都觉得自己态度挺好,但也许在这些有考生的家庭里还是充满了对抗的火药味和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紧张压抑。在这种气氛中,两代人的隔膜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在女儿迎考的日子里,妻子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看人家XXX……”或者是:“你可要努力抓紧啊,要是考不上大学那就只能回乡下种田啦。”女儿要么不作声,要么就会突然爆发:“你说的话我早都会背啦!”而妻子则会顽强地补上一句:“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好!”面对妻子的“坚韧不拔”,女儿后来采取了“闭关锁国”战术,一回家就躲进自己的小屋里,或是看书,或是睡觉,尽可能不和我们交流。

  那段时间,我们像很多考生父母一样,给女儿讲社会的竞争,讲人生的残酷,讲一旦失学后可能遇到的种种悲惨遭遇。但这些就像打出去的拳头落在了棉花上,无声无息。更可怕的是,女儿逃学了。

  那是在一连十几天的平静之后。女儿每天平静地去上学又平静地放学回家,问她学习情况如何她说“还行”,问她测验成绩怎样她也说“还行”,再问下去,则只能听到一个字——“嗯”。妻子不放心,给女儿学校一位熟悉的老师打去了电话询问,没想到还真问出“情报”了,那位老师说:“你女儿已经两天没来上课啦。”妻子吓坏了,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如果女儿在这个时候放弃,结果会是怎样?我们不敢想。面对情绪低落的女儿,我们着急,但是打又打不得说又说不得,左右为难。

  围棋中有一种情况,当你不知道某一步棋该怎么走时,就先放下,不要走。受了这一点的启发,对于女儿的异常,我们没有正面批评,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在女儿心情相对好的时候,我给她讲我少年时候的故事,讲我小学、中学的一些同学的故事,讲我跟着我的父亲下乡时,曾经有几个月时间每天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去另一个公社上学的经历,讲我所认识的各个阶层的人的生存故事。我没有对她讲要好好学习,也没有讲一定要考上大学,我只是讲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在社会上赢得别人的尊重,要怎么样才算有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人生。我只是希望这些故事能对女儿判断事物起到参照作用。听故事的时候,女儿装得漫不经心,有时还嘻嘻哈哈,但我可以感觉到她在注意我讲这些故事的用意,她希望由自己来判断和作出决定。有的时候,女儿甚至会主动要求我讲一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她的理由是:好玩儿!

  当高考即将来临的时候,真正“轻松”的也许只有极少数有了明确去向的学生,比如被保送上大学之类的人。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是他们必须要闯的“独木桥”。女儿很羡慕那些能轻松地玩儿的同学,但是我不能放纵她,也不敢。一个星期天,女儿跟她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在商场里忽然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女儿一看,原来是一个同学。这个同学高三上学期退学后就在这家商场里卖衣服,她很热情地招呼女儿,说:“我真羡慕你们啊,还是上学好。我现在想找个好工作都不行,没有文凭人家都不要我啊!”这一次,妻子一改往日的唠叨,回家后再也没提过那个学生的事,可是女儿自己可能受到了触动,接下来的至少一个月里没有再要求出去玩儿。

  后来我了解到,女儿逃学的原因是对环境厌恶到了极点。那时,他们重新调整了班级。一位老师把偏见带到了课堂,不断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你们X班的学生如何如何。女儿对这个老师产生了敌对情绪,不想见到他,所以才在那两天逃避上学。知道这个背景之后,我给女儿讲了我对老师这个角色的看法:“其实从本质上讲,读书要靠自己。比如在大学里,没有人会随时督促你,一切全靠自觉。所以,没有必要与老师对抗,一定要靠自己。靠自己,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

  高考前最撕扯人神经的日子终于过去,女儿迎来了“胜利大逃亡”。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妻子带着最灿烂的笑容给了女儿一个最甜蜜的吻。最有喜剧色彩的是,就在高考前几天,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不约而同地到女儿的学校去采访,正巧遇到了女儿和她的两位同学。于是又是采访又是录像,最后女儿竟然成了笑对高考的“英雄”。“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我们已经习惯了,把高考当成一次平常的考试就能发挥好。”女儿面对记者自信地说。我敢断定,那灿烂的笑容和铿锵有力的话语,对她自己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回顾女儿的高三生活,我们双方仿佛都在重新开始一种探索,想要了解对方却没有足够的信心,想要说服对方却找不到充分的理由。考生和家长之间,有时候真的像是“对手”一样,在一系列的理想与现实问题面前,不停地进行着智慧与意志的较量,也进行着人生理想与人生境界的相互影响。可以说,我们是在一场“智力游戏”中走进了彼此的世界,在这场“游戏”中,强迫是无力的,讲空洞的大道理也是很难奏效的,一定要靠耐心的沟通、善意的说服和方向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家长的宽容、理解和倾听的态度才是开启子女心灵之门的钥匙。

    本文来自:《高校招生》的blog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