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2006年高考大纲 > 正文

06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政治单科)

http://www.sina.com.cn 2006/03/02 10:52  北京英才苑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知识范围

  知识范围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时事政治,共四部分。

  二、能力要求

  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政治科教育目标以及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政治科高考以上述有关知识为背景或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及其意义的理解。考生应能:

  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三、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

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

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关税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

  内因和外因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

  政党的特征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基本特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全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二、试卷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Ⅰ、选择题Ⅱ、简答题、辩析题、论述题等题型。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后同)。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后同)。

  三、试卷的内容比例

  经济常识约35%

  哲学常识约35%

  政治常识约20%

  时事政治约10%

  四、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总体难度要适当,并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