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2006年高考大纲 > 正文

06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单科)

http://www.sina.com.cn 2006/03/02 11:17  北京英才苑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科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订本学科考试内容。

  一、能力要求

  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2.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本《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6.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部门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7.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8.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9.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地理问题。

  10.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2.大气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

  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

  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

  (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

  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域分异规律。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5.地图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人口与环境

  (1)人口的再生产

  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4)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

  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5.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

  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6.旅游活动与环境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

  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与旅游

  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

  中国的旅游资源。

  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7.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3)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8.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防治。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世界地理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

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

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京杭运河概况。

  6.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

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满分为150分。

  2.考试时间

  为120分钟。

  3.内容比例

  自然地理、地图和人文地理部分约60%——70%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约30%——40%

  4.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

  5.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