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由2005年湖南鉴赏短文写作预测2006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03/07 11:55  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

  湖南常德一中 杨智慧

  2005年湖南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改革特别是鉴赏短文的写作考查,在全国反响很大,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是一种好的语文考查方向,2006年高考估计会在题型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考纲透视]

  《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考题引路]

  1、考题展示(湖南省2005年语文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作者:何为,原文略)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2、考题解析:

  考题考查的是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具体说来,考查人物描写的鉴赏,鉴赏难度系数并不大。

  语言描写是文章刻画巨人贝多芬形象的重要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点鉴赏:紧扣人物的生理特点与性格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直接描写与间接转述相结合,既使语言描写详略得当,又使全文节奏富有变化;契合人物的心态变化与内在精神,使读者从贝多芬不同的语言中看出其不同的心态,理解其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巨人精神。

  肖像描写对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突出其性格特征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笔: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个性化的外貌描写凸现人物鲜明的性格与伟大精神;由远及近,逐层深入,有整体观感到细腻刻画,多层次突出贝多芬的个人风貌;虚实结合,传神写意,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意志。

  文章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故事情节更为丰富,阅读情感更为跌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通过女佣、客人和一般人等对贝多芬不同的观察和理解,多角度表现贝多芬的个性特征和精神特点;通过“他者”对贝多芬或误解、或同情、或理解、或敬仰等多个层面来逐步清晰地刻画贝多芬的精神面貌。

  3、考题启迪:

  “鉴赏短文写作”题是首创,它去除了原来题型的陈腐和呆板,积极响应了新课标精神,引导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弥合了长期存在的读写的分离,把阅读、研读和写作有益结合起来,为测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找到了一种符合实际的形式,考题的区分度高,能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高考题型。

  [新题型解密]

  1、应试指津:

  ①积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相关知识,透彻理解相关名词术语。

  ②在阅读中自觉养成自主研究性阅读的习惯,要立足“读出自我,读出问题”的阅读思维和方法。

  ③在练笔中努力提高自己的鉴赏短文的写作能力,要注意不断总结和改进赏析短文写作中暴露的缺点。

  2、考生容易走入的误区:

  ①误区之一:错成简答。“赏析短文”与我们以往一般文史类考试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别样的作文形式,准确地说,它应该是一种研究性阅读的小论文,是实践“研究性学习”新理念的小作文。它需要研究性小论文的文章结构、文章笔法、文章主题,不可等同于那些纯提炼观点、阐述道理、联系现实的简答题或论述题。那种不注重段落层次的安排,不注重过渡语言的设置,不注重首尾呼应的技巧,不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不进行精炼独到的概括,不注意叙述与评议的有机结合,不对文章内容进行整合,不对思想观念进行归纳整理,不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赏析的短文,都是不好的做法。我们不能把“赏析短文”和“答题”混为一谈。

  ②误区之二:脱离文本。“赏析短文”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文章本身的鉴赏,是“以文论文”的一种赏析表达,不在于读文章以后的教育意义,不在于对文章的延伸创作等等。 “赏析短文”的写作,不能变成

读后感,而出现满纸的“我们”、满纸的教育意义、满纸的联系现实、满纸的自我反省等等;也不能仿照文章内容或写法,把文章的某个意象或某种感情等等加以扩充或延伸,形成自己的所谓观点,从而出现一种表面上的创造,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赏析;更不能产生联想,联想到自己曾经读过的某个作家的某部(篇)作品风格、思想等等,并进行不必要的比较阐述,完全不必为了显示自己知识的广度,多处引用(适度的引用还是有必要的,也显示功力)相关的材料。

  ③误区之三:偏离文题。就目前湖南省“赏析短文”高考题型来看,“赏析短文”的创作就是有正、副标题的命题作文,需要认真地审题,写作者不能随意为之。正标题往往有暗示性作用,意在给学生指明方向,考生不可另起炉灶,副标题常常是在限制考生的赏析点.

  ④误区之四:挖掘不深。“赏析短文”是带有研究性质的文章,它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发表自己一定的研读创见,短短的文字也要求闪耀思想的灵光,所以“赏析文章”不能浅尝辄止。短文不能点到即止,不能满纸文章原文的摘抄或引用,不能缺乏强有力的评说语言,不能只是简单的现象罗列。其实,我们在赏析文章时,还是要按照相关命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组织文章进行挖掘,只不过我们在赏析时,要努力用最精炼的语言准确地表述。不能满足于对相关命题的一知半解,而原地打转,思路不开阔,例如,笔者在一次月考中,要学生赏析一篇文章的人文情怀,文章中“尊重生命、崇尚自由、亲近自然”等等人文情怀是显而易见的,但许多同学在写作时,只满足于其中一种情怀来进行赏析,从而使赏析文章的内容显得单薄,缺乏思维的广度,难以成为佳作。

  ⑤误区之五:观点不明。“赏析短文”实质上就是一种小型议论文,它需要观点的支撑,写作者要注意观点的归纳和整理。例如,在一次写作训练中,笔者要求学生对某一篇文章的词语锤炼进行赏析,有的同学零零散散列举了许多好字好词的艺术,但是就是缺乏把这些字词的艺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缺乏提炼出具体的艺术手法等等,看上去,就像一大堆珍珠堆在盘子里,美则美矣,但显得凌乱,没有用一根根线把它们串成精美的项链、手镯等等,这样,再美的珍珠也失去了价值。观点的提出和明确实质上是在分析的基础上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是赏析文章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也是提升文章品位、显示考生研读水平的一个重要过程。

  ⑥误区之六:思路不畅。“赏析短文”应该是精短的文章,写作者要注意布局谋篇的技巧,不可信笔涂鸦。文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东扯葫芦西扯叶,文字拖泥带水,文章的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不能整篇文章满满一大段,让读者一下子难得摸到头绪。一般来说,还是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比较合理,能够明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分论点最好有2—3个,文章才显得不单薄。文章也不能思维的角度不一致,例如前一段是从手法上入手赏析,下一段又变成了内容上的鉴赏,再下段又换成了线索上的分析等等。

  2006命题预测:

  ①本题的分值可能提高,字数要求可能增加到350或400字左右。阅读鉴赏和作文训练是考查语文实践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目前鉴赏短文和作文的分值比例明显不合理,300字的赏析文字也难有真见卓识,况且,鉴赏短文的写作符合语文考查的自主性探索方向,是湖南省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

  ②文题的设置,应该还是正副标题的方式,也可能宽泛到考生自主命题,自主择取赏析点;也可能精细到诸如对文章 “文眼” 的解读、某一种手法的运用、某一种特殊的表达等等方面的赏析;还可能从运用语言的需要出发,捕捉精巧的语言文字,进行炼字、炼词、炼句的艺术品析;可能从多种思维视角,探赏一篇文章的美点、劣点等等。

  考场技巧提示:

  ①轻松上阵,坚信3个题目总有你能够拿手的,选准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题目,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研读方法,提炼观点,列成提纲,形成清晰的文章思路。

  ②要想写出有一定深度的赏析文章,最好要突破300字的界限,如果时间允许,甚至还可以把字数逼近400。

  ③卷面要整洁,尽量不涂改,文字书写整齐,汉字占3/4的格,款式要大方。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