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赶考公务员已成专业户 北上南下只求安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3/08 10:23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
苏州大学文学院的杨波(化名)最近一直在赶场考试。年前,他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幸运地获得了面试机会。春节刚过,他就赶到北京,待了一个星期,进行了面试、复试的笔试以及体检。从北京返回河北家中只待了两天,他又马上坐火车返校报名参加江苏省的公务员考试。3月20日,他还要参加河北的公务员考试。“确实很累,像赶场一样。”杨波苦笑着说,“国家公务员的竞争实在太激烈,我不敢确定自己能否被录取。”
关于考试 “首考中央,再赶沿海,最后回家” 像杨波这样连环考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不过,赶奔的方向一般却有比较固定的“路线图”。 杨波今年一口气报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江苏省公务员、河北省公务员3个公务员考试。“目前我在江苏读书,我家在河北,而且3场考试时间也不冲突,所以这几个地方的公务员我都报了。考上一个就是胜利。”杨波这样解释他报考多场公务员考试的原因。“首考中央,再赶沿海,最后回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王琪已经考了两次公务员,目前正在复习准备考家乡青岛的公务员。“中央机关的职位竞争实在太激烈,我没有通过,我目前已经把宝押在青岛了。”王琪说。 关于就业 “除了公务员,我别无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连环赶场”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比较集中在传统冷门的文科专业和政法类院校。因为像历史、哲学这样的冷门文科专业在就业的时候选择面很少,而政府机关却是接收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大户”。“我们这个班一半同学都报了公务员,最少的也报了两个地方。大家都是连着考。”河北大学中文系的蒋丽说,“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尤其是我们中文专业。而公务员有很多职位招收中文系的毕业生,所以大家都想报考,多报一个就多一个机会。” 苏州大学中文系大三的胡晨颖说:“我的英语不太好,考上研究生可能性不大。大三的时候我就想好了,对于我们学中文的来说,公务员是好的工作了。” 关于成本 “长江水都喝下了,不在乎这一瓢” 摆在这些赶场考公务员的毕业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就业的成本。据了解,公务员报名费用各个地方不太一样,但都在50元上下。考生在赶场过程中的交通、住宿等费用才是最大的一笔开销。但是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似乎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能得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省下几百元钱。“成本肯定是考虑过,但是这个应该算是长线投资,要等到后期才有回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白晓明认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王哲考虑过回报的问题。在他看来,“首先,这是获得户口的最佳途径;其次,公务员的社会福利很好,中国人讲究的是官本位思想,认为当了公务员后,一生衣食不愁;还有,不考公务员,我们做什么?现在找工作的人这么多。最重要的一点,以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来看,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很难会被解雇,类似于从前的铁饭碗。”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郑亮说:“成本肯定考虑过,但是,整条长江都喝下去了,还在乎这一瓢吗?各种费用多了,就没感觉了。找工作嘛,没办法,无所谓合算不合算,一个好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据中国青年报)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资格考试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