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面临中高考如何迎考 心理老师与你面对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03/13 16:50  东南早报

  特邀嘉宾:

  1.泉州一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黄发森

  2.泉州九中心理咨询室主任 何颖杭

  3.泉州外国语中学心理辅导与教育中心主任 潘奕峰

  4.泉州实验中学心理老师 郑凤霞

  早报讯 12日上午9时,泉州晚报社16楼会议室,“心理直通车”现场有泪、有笑。

  40多位学生家长,带着如何迎考的问题从各地赶来,4位心理老师细心解答每个具体问题。

  高三女生和父亲从惠安赶来,另一名高三女孩蔡同学和妈妈、上高一的弟弟还有上大学的姐姐从晋江赶来,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为了上初三的孙子,也来听听心理老师的建议,还有不少高三学生相约一起来了。原定两小时的咨询延长了近1个小时。

  咨询中,有些家长和考生说着说着就哭了,有的听了老师的建议不住地点头,有的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记下心理老师的联系方式。

  中午12时许,现场咨询会结束,但学生家长们似乎还有很多问题,不用着急,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有心结,我们一一帮你解。

  个例一:

  中等生的烦恼:“我考不上好学校,你会不会怪我”

  小刚(化名)今年上初三,他的父母昨日来咨询时有些担忧。

  “小刚最近显得精神不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鼓励他。”小刚妈妈说。

  前几天,孩子问她:“我要是考不上好的学校,你会不会责怪我?”“我当时回答他,没事,你尽力就行了。可是如果你考不上,要交择校费,妈妈是没有这个支付能力的。”

  小刚的父母介绍说,孩子平时成绩在中上,如果学习再投入些,比如把英语科再补补,成绩就能上去了。

  “这孩子有个心结解不开,这是我最大的烦恼。”小刚妈妈说,小刚上初一时,班上有同学打架,班主任误会是他挑起的并且体罚了他,他的爸爸在没有搞清楚事情原委的情况下也责备了他,事后班主任又没有因为这件事向小刚正式道歉。

  何颖杭老师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好是意见一致,先商量好后再和孩子谈,不要让孩子有不知听从谁的感觉。

  小刚上初一时遇到的“事件”对他来说确实会留下阴影。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顺利走过中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指责老师,要做的是帮他尽快抹平阴影。

  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但不要看到孩子在放松或看电视就质问他,要有技巧地暗示,看到孩子进步了,就要运用光点效应,表扬他来“扩大”好的方面。

  建议小刚的父母最近选择适当的机会和孩子谈一次,为孩子减轻压力,最后复习阶段和考前一天都可以再表示一次,给孩子予支持。

  个例二:

  尖子生的烦恼:“我很在意同学说我学习方面的话”

  15岁的小彬(化名)成绩很好。

  “我很在意其他同学的看法。”小彬埋着头,低低地说。

  “你紧张吗?”郑凤霞老师轻轻地问。

  “不。”“告诉老师,你要咨询什么吗?”

  “学习……”沉默了好一会儿,小彬说,我很在意同学说我学习方面的话。我的成绩在班上是一二名,在全校也是前10名,但我还是觉得不够,这个成绩与我的学习能力不相符。有时心情很低落,很在乎同学们的看法。考虑太多了,精力不集中,影响上课。

  “你认为别人的看法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多大影响?”郑凤霞老师说,其实,问题的关键在我们自身。她认为,别人的看法只是外部因素,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自己。正如跑步,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那么天气或者路边的风景就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孩子具有创造性思维,但是比较偏激。”小彬父亲说。

  “我不会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书来回答。”小彬说,“比如历史考试有道题目问,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有自己的想法,就写了上去,但得不到认同。”

  “有创新性思维很好,但我们要分场合。”郑凤霞说,“比如一些阅读理解题,考察我们的理解能力,那么我们应当按照要求答题。如果是作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尽量发挥我们的创新思维。”

  “他的成绩好,对自己要求很高。”郑老师说,像小彬这样的尖子生有种危机感,他们总想保持在高峰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缓解这种压力,就应当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水平,以平和的心态迎接中考。

  问题分析:

  这里有你需要的答案

  问题一:孩子拖沓

  家长:我们家小孩做事拖拖沓沓怎么办?晚自修结束了,孩子回到家已经是9点半了,我们让他先吃夜宵,然后在11点左右看会书就睡觉。但孩子磨磨蹭蹭很晚才上床。

  潘奕峰老师:舒缓行动能放松心情

  孩子行动拖沓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活习惯问题。二是孩子可能在比较舒缓的行动中思考问题或者放松心情,比如洗澡唱歌,这就是一种宣泄压力的方式。另外,孩子拖沓与家长的迫切心情有关,孩子一点点小事在一些家长眼里被无限放大。

  作息时间的安排,应当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定。比如,有的孩子深夜精力较集中,学习效果好,那么,他可以在临睡前多看会书。因此,如何安排时间,应当由孩子来决定,当然,家长可以提些建议。

  问题二:沟通障碍

  家长:上中学后,孩子就很少跟我们沟通。我们给他说什么,他就是不听,其实我们也是一片好心。

  潘奕峰老师:命令的方式产生逆反

  正处于

青春期的孩子有些逆反心理。同他们交谈,不要用命令的方式,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应当以朋友的心态同他们沟通。

  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立性较强,希望有一块自己的领地。那么,我们家长就可以给他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空间,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因此,同孩子沟通,家长的心态很重要。

  问题三:缺乏自信

  家长:孩子自信心不够,情绪不大稳定。他成绩中等,时好时坏。虽然上次考试拿了5个A,但问他能否考上一中、五中,他说不太可能吧,我能够提高几分已经很不错了。当时我们就急了。

  潘奕峰老师:家长的鼓励是良药

  学习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绩有升有降很正常。现在这个时间段,因为心理、身体等原因,孩子难免出现情绪波动,成绩起伏不定等现象。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因势利导。

  孩子的信心很大程度来自家长的培养。在孩子陷入低谷时,我们要鼓励他,在他取得进步时,我们就可以表扬他,而不是一味地求全责备,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如何。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是18名,那么,下次提升到第15名或者更前,说明孩子有了进步,我们就可以鼓励他。

  问题四:孩子太乖

  家长:我家小孩表现很懂事,老师也说他很乖,但他就是性格内向,不大爱同我们交流。比如说,问他吃什么,他说什么都行。鼓励他出去跟其他同学玩,或者看看电视,他好像也无动于衷。觉得他太乖了,我们都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郑凤霞老师:应该对孩子坦白一点

  按照你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你家小孩品质很好,很理解父母。但你们在交流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你们母子间太照顾对方感受了,都不想让对方为难,结果是造成沟通障碍。作为家长,把孩子当朋友看待那是很好,但在交流中,发现孩子有一些问题,应当坦白地指出来。

  有时,太懂事的孩子肩上的负担太重,可能会失去一些天性。现在的孩子应当是活泼的,太乖了,一些天性被压抑了。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松绑,顺其自然。

  问题五:读不下书

  有位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我在小考时总发现知识点会暂时遗忘,这是怎么回事?

  另一位考生小蔡问:总觉得读不下去,怎么办?

  何颖杭老师:先把目标坚定下来

  知识点忘了,这说明复习不够牢固,除去考试时紧张的原因,平时要加强复习。孩子最佳的心态就是平常心。

  目标很坚定的时候,行动就比较坚决。例如对于高三学生,在成绩出来后才考虑上哪所学校,孩子没有明确的目标。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成绩达到什么水平,水平点定出来,想考的学校确定后,思想正确压力就小些。

  家长发现孩子有学习上的压力时,可以引导他,一句鼓励话可能就可以帮他战胜困难。

  问题六:目标太高

  李同学:我想考厦门大学,可是现在只能考500分左右,上厦大没希望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发森老师:降低目标面对现实

  很多学生都因为成绩不理想,离自己或家长的目标太远,感到希望渺茫,不想学习。其实这些同学都缺乏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现实。

  这些同学要根据自己的现有成绩,降低目标,确立一个更可能实现的目标,再进一步努力。一般情况,将分数提高30分左右是有可能的。

  何颖杭老师带到现场的一份主题为“以最佳状态迎考”的资料,受到了家长和考生的欢迎。

  正确认识心理压力

  -焦点转移法注意中心任务:复习、考试但也需要:锻炼、娱乐、郊游

  -清除紧张刺激法

  凡事总有因果,迎考阶段的心理压力,也往往有明显原因。

  原因消除办法复习不充分充分复习记不住学习记忆方法平时教学不好请专人辅导

  -忧虑分级法第一级是可以采取措施加以克服的;

  第二级可以控制但不能完全克服或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第三级是不能或者很难克服的,可以完全不予理睬,把它们搁在一旁,如考试题目的预测、难题、偏题。

  -系统自我分析法

  当自己感到紧张,压力大,焦虑情况严重时,作一番系统的“自我论证”,包括:自己个科学习情况。

  -自我轻松计划:呼吸放松法、冥想放松法、肌肉放松法

  (1)呼吸放松法

  当你感到心理有压力时,就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这样连续做几次,你会感到轻松多了。

  (2)冥想放松法

  想像是一种非常好的放松方法,当你感到心理紧张时,就闭上眼睛,想像自己非常轻松的样子,并且在心里默念:我很轻松……我的头很轻松……我的脸很轻松……我的脖子很轻松……我的肩很轻松……

  这样从双臂、腹部、大腿、小腿,直到脚尖。根据紧张的部位还可以做局部的练习,每次做不少于两次。

  家长做到“四要”“六不要”

  四要:1.家长情绪要稳定;2.告诉孩子“尽力就好”;3.搞好饮食卫生;4.做必要的检查督促。

  六不要:1.不要定考试目标,比如,物理考多少分,数学考多少分等;2.不要时刻提醒考生,“你想考的是某某大学哟,要是不努力你就考不上哟”等等;3.不要谈论志愿的事情;4.孩子参加考试时,不要询问考试结果;5.不要送孩子到考场;6.父母不要争论观点不一致的问题。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