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中考 > 正文

06武汉中考语文复习全攻略:把握动向 提高效率

http://www.sina.com.cn 2006/03/15 10:20  武汉晚报

  今年的语文中考有四个第一:课改全面铺开的第一年,使用鄂教版教材的第一届,取消A、B卷型的第一次,实行等级评分、分数不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回。这四个第一使得我们对今年的语文备考不能光凭以往的经验,而应准确地把握课改方向,高效备考。

  今年的一月调考卷是一份由今年中考语文命题权威命制,体现了今年中考语文命题的主要精神,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估计中考试卷无论是结构还是题型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认真分析研究一月调考试卷,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课改方向、高效备考是很有帮助的。

  一、积累与运用:

  1、字词。依照拼音写汉字。句子类型可能是名言。取材可能是课文中的,也不一定是课文中的,但肯定是常见的,不会超出初中生应该了解的范围。要求写的字也不一定是课下有注释的,但一定是常见字,不会考生僻的难字、死字。一般来说,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等容易混淆的字几率较大。这一题虽然考的是字词,但实际上也关涉到对名言名句的熟识程度。建议同学们找一本类似《名言大观》之类的书,从中选一些有针对性的字词加以训练。

  2、古诗词的积累。考查的范围可能以九年级上下册的诗词诵读为主,题型一般有这三种:①认知性记忆,即直接根据上句写下句。②理解性记忆,即提供名句的意义,写出原句。③应用性记忆,即另设语境,运用名句填充。这三种题型难度当然是逐步增大的。建议同学们不仅要记住,而且要理解,并能创设语境加以训练。

  3、文学常识积累。包括作家作品的名称、文章主旨、人物形象、作家对人物的情感评价,以及文章较为突出的写作特色等。题型为判断选择题。这项内容比较繁杂,没有一定的范围规定是很难应对的。从试卷的内容来看,范围估计不会超出九年级上下册的课文。建议考生认真复习课本中选自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篇目,以及每单元文学色彩较浓的课文,尤其是每单元排在重要位置的篇目。

  4、语言的实际运用。包括:

  ①仿写:这是一项传统的题型。

  ②修改:涉及到错别字、用词不当和病句。这也是一项传统题型,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基本能得到解决。

  ③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两项将合在一起考查,即把口语交际的考查融入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之中。可能会以一次专题活动的形式,要求考生设计活动的主题语、拟写宣传标语、为活动的开展提建议、回答在活动中怎样做调查、访问等等。专题的选择范围恐怕不一定局限在九年级的课本内。甚至不一定局限在整个六册书内。当然,可能还是会与课内的专题相关联的。

  建议考生回顾一下六册书中的所有综合性学习专题,选取几个重要专题作针对性训练。哪些专题较重要呢?有现实的针对性、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可操作性强的专题。如课内的,有成语探究、对联研究、走近鲁迅等,延伸一下相关的可有:走近经典、校园读书节、城市文化节等等。当然那些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专题也不是没有可能,比如本次考试中的安全教育专题就是这一类,但前提一定是要与语文的学科特征关联紧密。同学们可依据本次调考的题型自我设计一些训练题强化一下,加深印象。当然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题项,考查的目的也在于倡导一种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风气,只要平常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落实了这一环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活动,考试也应该没多大问题。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呈现为课内外语段各一则,相互关联、相互补充。阅读方式是比较阅读,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反馈课内。题型包括:

  1、释词:以实词为主,其中,九年级教材中出现过的关键词为重点。关键词应该是常见的、古今关联密切却又变化较大的词。通假、活用为主要测试点。

  2、翻译句子:两篇文段各一句。备考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段,都要重视那些有显著的句式特征的句子,如疑问句、倒装句、对偶句、省略句等等。翻译句子时要注意落实关键词,这在评分中尤为重要。

  3、整体理解:一般有二、三个题,这种题型对能力要求较高。过文字关、读懂文段是基础,理解课内段是关键。注意要关注两篇文章的联系,找出相同的内容,由课内段带动对课外段的理解。

  建议在文言文的复习中,要恰当选材。过去考小寓言故事较多,所以这方面的训练资料也特别多。今年可能会有所改变,调考试卷告诉我们,应该多选一些与九年级课文相关的类文进行训练,这样针对性更强。

  (二)、综合阅读

  这是今年出现的一个新题型,即多则片断材料综合阅读。

  1、命题思路

  分析调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命题思路:

  ①几则材料统一在同一话题之下。

  ②与教材单元话题同步。

  ③与综合性阅读挂钩。综合性阅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学生进入高中后将以此作为阅读训练的重点。设计这类题作为初、高中的衔接是有必要的。

  2、材料的呈现形式

  本次试卷中是并列的三则材料,由课内一则加课外两则构成。不过我认为中考出现一主带二次,诗、文等多种文体并存的形式也是有可能的。

  3、题型解密:

  大体上会出现这样三种题型:

  ①运用材料中的信息相互解读或概括。

  ②整合几则材料的信息,比较其异同。

  ③联系自己谈体会。

  话题的文章阅读,认真读一读《语文读本》上的相关文章,要与课文联系起来读。

  2、以单元课文为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找同单元的几篇课文的共同点,培养比较思维能力。

  (三)单篇阅读

  1、题型解读

  材料为一篇有一定深度的现代文。这是一项传统的考查内容,但在设题的指向上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即可能很少或几乎不涉及阅读知识概念上的内容,只重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包括:①提取信息、分条陈述。②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③把握文意。④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某个观点的认识。

  2、备考建议

  在最后的复习训练阶段,要懂得一点解题技巧:

  ①强化文本意识。答题要从文中找出依据,不能抛开文本,架空答题。

  ②要有整体阅读的习惯,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答局部问题也要关照全文。

  ③理解句子要兼顾文本之中和文本之外的含义。

  ④表达要注意规范,既要完整准确,又要简洁明了。

  三、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近来比较被看好的题型:因为它介于话题和命题之间,既克服了话题作文太大太空、难以把握的缺点,又避免了命题作文空间太小、束缚考生发挥的不足,估计今年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可能性较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命题或话题作文。

  建议同学们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适合各种文体,同时又能张显语文学科的个性,没有太浓的政治色彩的半命题作文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可能会在作文应试上提高一个层次。当然起决定作用还应该是平时的功夫,这里就不赘述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