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正文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04/19 17:41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华南农办[2002]1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学位按其学科专业所在的门类授予。

  第二章 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条 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由15—19人组成,任期3年,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1人。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从学校主要负责人、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中遴选,主席由我校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

  第四条 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 制定、实施学位工作的有关条例、办法和规定。

  2. 审查接受硕士和博士学位申请人员名单。

  3. 审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和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委员会名单。

  4. 评审博士生指导教师和硕士生指导教师。

  5. 作出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决定,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的学位的决定。

  6. 研究和处理授予学位的争议和其他事项。

  第三章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第五条 各学院成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7-15人组成,任期2-3年。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及相当副教授和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分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

  第六条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 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2. 审查接受本学院申请学位人员名单。

  3. 审议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和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名单。

  4. 审议分委员会所属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5. 审议博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考试范围,并审批主考人名单。

  6. 审议并推荐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7. 组织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8. 对答辩人员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经全体成员半数通过方有效)。

  9. 处理其他有关学位问题的事宜。

  第四章  硕士学位

  第七条 学位申请人员资格审查

  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均可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八条 申请、审查程序

  硕士生的毕业答辩、学位申请同时进行,硕士生在完成论文后,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申请材料”,由指导教师推荐, 并经研究生所在系、学院负责人对申请人的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论文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提出意见,认为合格者方可同意申请,准予参加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第九条 硕士生学位课程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考试,结合我校统一制订的各专业培养方案及培养计划进行。

  研究生按规定修完本人培养计划所安排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在规定的考试科目中,有二门不及格或一门补考仍不及格,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第十条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 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和建议,对学科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论文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3. 能独立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能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5. 论文写作应严格按国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并参照《华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格的要求》执行。

  下列不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情况,不授予硕士学位:

  1. 论文是综合他人成果而成,没有自已的独立见解和实验依据。

  2. 立论和计算方法错误。

  3. 实验或计算粗糙,数据结果不能论证其课题的基本论点。

  第十一条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程序

  1.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期限(最迟在每年四月底)完成毕业论文。因故未完稿者,须经导师、学院院长同意并报研究生处批准,适当延迟1-2个月。研究生论文初稿完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导师参照学位论文水平要求审阅论文,写出学术评语,并以适当形式会同所在系的教师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参照修改意见,对论文作进一步修改,定稿打印。

  2. 研究生答辩前两个月,由导师及系共同商定,学院负责人审批,聘请与论文有关的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两名,其中至少有一位应是外单位的专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应有相当副教授以上职称。答辩前,评阅人的姓名应对硕士生保密,并密封传递。

  3. 论文评阅人聘书以学校名义发出,并附《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审阅意见表》一式两份。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在答辩前两周交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论文的学术评语,是评价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如有一名评阅人评语否定,则不能举行答辩,应再增补一名评阅人评阅,如两名评阅人均否定,则本次申请无效。

  第十二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和答辩过程的安排及要求

  1. 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按各研究方向组成,成员名单由导师及系共同商量提出,填写《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送学院负责人审核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名单确定后,以学校名义发函聘请。

  2.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设主席1名,答辩委员会应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务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有1名外单位专家。论文评阅人可兼任答辩委员,导师可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委员会主席,若该研究生有两名以上导师,则允许一名导师作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名。

  3. 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研究生答辩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与会成员2/3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决议需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且会议应有记录。

  4. 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研究生答辩材料进行整理后,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

  5. 除保密课题外,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

  6.未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不予毕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如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

  第十三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1. 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宣读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秘书名单。

  2. 研究生报告论文主要内容。

  3. 宣读论文评阅人对研究生论文提出的问题,委员提问,研究生回答问题。

  4. 回答问题结束,研究生、列席、旁听人员退场。

  5.导师向答辩委员会介绍研究生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水平、工作能力等情况,宣读论文评阅人对研究生论文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对论文作出评语,并就是否通过毕业论文,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并作出决议。

  6. 研究生、列席、旁听人员入场,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及表决结果。

  第十四条 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硕士学位申请人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以下学术水平,方可授予硕士学位。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写、译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第五章  博士学位

  第十五条 博士学位申请人资格审查及申请程序

  1. 博士生除具备本细则第七条中的条件外,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全文,应在答辩前三个月印送有关单位及国内外同行专家(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本学科专业成员,本学科专业博士导师及其他同行专家)共6人(其中外单位专家4人以上)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收回的意见修改论文,同时将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未经同行评议或经同行评议认为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不得组织论文答辩。

  2. 本校博士生的毕业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同时进行。博士生在论文完成后,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审批材料”,由指导教师推荐,并经研究生所在系、学院负责人,对申请人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论文水平、同行专家对论文的评议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提出意见,认为合格者方可同意申请,准予参加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第十六条 博士生学位课程

  一. 博士学位课程考试,依照下列要求,结合培养计划进行: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 外国语。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可不修第二外国语;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须修读第二外国语,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 博士生学位课程综合考试。由不少于三位专家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考试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教授或相当职务的专家担任。

  二. 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不能补考,不能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第十七条 博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对论文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 应能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4. 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创造性的见解,取得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5. 博士学位论文应对自己的创造性成果作出较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前人的成果和自已的贡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说理透彻。

  6.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但不能作为博士生学习阶段的科研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

  7.论文写作规格同本细则第十条第5款。

  第十八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程序

  1.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答辩要求的,可由本人申请,导师推荐,经所在系和学院审查,确认符合规定要求的,可同意为其聘请论文评阅人,组织论文答辩。

  2. 聘请两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专家(包括一个外单位专家)评阅论文。他们应是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在这一学科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成绩的专家。评阅人与评议人不宜重复。答辩前评阅人的姓名应对博士生保密,其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

  3. 对论文评阅人的评阅要求,同本细则第十一条第3款。

  第十九条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和答辩过程的安排及要求

  1. 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确定,同本细则第十二条第1款。

  2.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成员的半数以上应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成员中必须包括2-3名外单位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名单必须经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指导教师可参加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若该研究生有二名以上导师,则只能有一名导师作答辩委员,委员会设秘书1人。

  3. 参加答辩委员会专家要坚持标准,不讲情面,不讲关系学,不投违心票。

  4. 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由所在系安排,申请答辩者不得参与接待工作。

  5. 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研究生答辩的情况,就是否通过毕业论文,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与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决议需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会议应有记录。

  6. 论文答辩后的工作,同本细则第十二条第4款。

  7.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或摘要,应当公开发表。

  8.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答辩委员会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时,应经无记名投票,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可作出两年内修改并重新答辩一次的决定。如果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的决议,任何人无权同意修改论文和重新组织答辩。

  9. 经同意需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博士生,其修 改后的论文由原培养单位负责组织评阅和答辩。

  10. 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而且申请人又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答辩委员会可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11.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同本细则第十三条。

  第二十条 博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博士学位申请人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以下学术水平,方可授予学位。

  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 在本学科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5、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写一般的专业文章及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第二外国语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学校向获得学位的研究生颁发学位证书,证书生效日期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之日为准。

  第二十二条 如发现有错授学位、舞弊行为等严重违反学位条例情况时,经调查情况属实者,学位评定委员会应予复议并有权作出撤销学位的决定。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页] [1] [2] [3]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