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从云南省大理学院的实践看高校国际化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04/21 20:05  云南日报

  阳春三月,当春回大地的美景降临大理古城时,一股来自南亚地区强烈的教育国际化的气流,在穿越喜玛拉雅山的重重隔阻之后,随之吹进了坐落在点苍山脚下的大理学院。这股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形成的“南亚冲击波”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理学院将怎样应对?记者在大理学院就亲身感受到,南亚“冲击波”事实上已经渗透到了这所学院的课堂、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宿舍等角落,时时冲击着这所高校通过20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体制,拷问着中国高校能否在与国际化进程的接轨中塑造出新的不被历史淘汰的“命运”。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正在成为大理学院不能回避的选择!

  碰撞——三尺讲台跨国界

  “2001年10月大理学院合并组建,2002年就开始招收

留学生,从东南亚到欧美国家的青年都到这里求学。但去年秋季开学后,随着153名南亚学生一次性的到来,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国际化的挑战与压力,可以说,小小的三尺讲台已经处于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合作的结点上,对学校现行的教学体制、教学管理和教师素质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理学院党委书记王毅、院长戴志明教授的一席话,道出了处在“南亚冲击波”中的兴奋、激动与压力。他们告诉记者,走国际化之路,决不仅仅是个时尚而动人的名词,更不是一种包装和一种炒作。要乘上这趟教育的“国际快车”,学校不作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将被淘汰出局。因为——这批南亚学生完成学业意味着,6年后他们要能在印度通过最严格的英联邦的医生资质的考试,拿到医生执照,“请神容易送神难”,至少要闯过以下的关口,而在每一道关口前,都是横亘在眼前的“拦路虎”,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跨越,已经没有退路了。

  ——语言关。这些南亚留学生不懂汉语,从未接受过中国式的教学,教师必须用全英语授课,这是教学中遇到的第一道难关。近几年来,学院引进教师都十分重视英语听说能力,至少要达到大学

英语四级才能聘用,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处于发展积累中,而有经验、有教学资质的老教师英语又不过关,因此全院能给这批留学生上专业课的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课程关。南亚留学生上课要用原版的英联邦体系的医学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内容、课时都与国内医学教育完全不同,教师要先熟悉教材才能授课。换言之,就是中国老师要给他们上课,首先必须吃透从未接触过的英联邦的原版教材,才可能再用英文上英式课程,同原来教授的每一门课程相比,这无论从人力、物力和时间上都要比国内授课增加2至3倍的量,还不要说这其中的种种艰辛。教师要过关,已经被“逼上梁山”了。

  ——教学方法关。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相比,英联邦式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师和学生处于互动状态,以讨论为主,过去采用的“填鸭式”教育已经完全不适应。但是这批南亚留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较贫穷的地区,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能听懂英语但说出的“印度英语”让人听了直皱眉头,互动式教学难度很大。

  ——教学效果关。学生学习的目的并不是拿到大理学院的文凭,而是回国后参加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或者至少要取得在乡村行医的资格。而印度等南亚国家的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竞争十分激烈,这批留学生回国后能否适应,对学院是一个考验。这意味着衡量学院教学水平的标准已经完全国际化。

  除了直面上述问题外,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和符合实际的管理,又是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招收留学生不是第一次,但从一个区域内招收这么多留学生还是第一次,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要在大理学院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和谐共存,面临着很多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管理好这批留学生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这是大理学院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共同感受。

  记者在大理学院的校园里看到,身着有南亚风情服装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说着他们自己的语言,这道独特的风景在中国的高校中可以说是少见的,这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学院有关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除了饮食以外,学生安全、遵守我国法律和校纪校规、培养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是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我国与友好邻邦的关系。

  据介绍,学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难关:第一是校纪校规关,这些留学生到校后,在适应学校的熄灯制、课堂纪律和中国式的人文礼仪等方面,常常会出现一些与国内学生大不相同的情况;第二是不同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带来的冲突。布置得很漂亮的房间,由于留学生不习惯上床睡觉,全部把铺盖用来打地铺,使房间大为混乱等等;第三是如何帮助南亚学生与中国学生和睦相处,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让南亚学生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学生理解南亚文化;第四是要加强法制教育,让南亚学生自觉遵守中国法律。而在语言交流还存在障碍、文化价值观念迥异的情况下要做到以上几点,难度是很大的。

  大理学院教务处处长告诉我们:他们是在对南亚理解不多的情况下一口气就接了这么一个“大单”。按照大理学院与“印度在线”合作协议,这批学生将在大理学习5年半的时间,而且这只是个开始,“十一五”期间,学校招收的南亚留学生人数将超过1000人,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习俗的撞击中管理好这批留学生,已经成为学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困难与机遇

  去年11月,153名南亚留学生来到大理学院深造,好像苍山打开一道缺口,一股来自印度洋的强大气流浩荡涌入,洱海不再平静,云南教育界也不再平静。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感到,在大理学院,“请进来”与“走出去”已不再是一个口号,面向南亚的教育合作已先行登场,它使交流与合作迈上了实际运作轨道,学院已经把讲台建立在中国和南亚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区域的交汇点上。大理学院的行动标志着一个大国正在与另一个大国合作构建共赢的国际教育大厦,搭建着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金桥”。

  全英语授课、英联邦体系的原版教材和教学方法、印度“精英教育”的衡量标准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习俗的碰撞,大理学院在对生源信息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一口气接下了这个大单,在成功的喜悦之后面临的是严峻的挑战。要使这批南亚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的现状都已经不适应,校园管理和后勤服务也要直面许多新问题。难!难!难!这是大理学院领导和教职工共同的感受。在困难面前,大理学院的决策层感到的是责任——地处面向印度洋开放的前沿就要勇做国际教育合作的先锋;看到的是机遇——以此为契机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师素质;想到的是发展——在国际教育合作中提高学院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他们志存高远,“十一五”期间招收南亚留学生超过1000人,建成在南亚东南亚有影响的大学;又从基础做起,“从院领导到勤杂工每人每天学一句英语”,5年内要做到大部分教师都能用英语授课,学院要完全适应英联邦教育体系并经得住国际“精英教育”标准的检验。这是何等的眼界,何等的气魄!

  大理学院首批南亚留学生入学到现在还不到半年,前进的道路依然很不平坦,但我们相信,他们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克服困难,把大理打造成中国面向南亚的人才培训基地。这是“天意”,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而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我们期待着大理学院的美好未来。

  用改革和实干作回答

  坦率地讲,大理学院在我省高校中还处于第二方阵的位置,而一下子就要承担起这样大的重任与压力,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换个角度想问题,不改、不接受挑战,行吗?从云南所处的区位优势看,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看,从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看,从国际步步逼进的教育挑战看,你不“走出去”,人家也要走进来。高等学校是一个国家培养核心

竞争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一个大学的进步,代表着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进步。而当今世界,教育无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潮流,大学不“走出去”,何以能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何以能立足?

  大理学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推到教育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对大理学院的挑战,而是对云南整个高校的挑战,是对整个云南如何实现好“走出去”战略的挑战。面对挑战,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用科学的态度大胆探索、大胆开拓、真抓实干,才能赢得胜利。大理学院现在正在面对的“南亚冲击波”,是胜是负,还不是一个能用坐而论道的方式来下结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用改革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请进来”、“走出去”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不能求全责备,改革,要允许探索和失误。它需要社会以更加支持、更加理解、更加宽容、更加务实的态度来关注大理学院,让先行者在前行中把大胆探索的步伐走得更快更好。

  记者:李启昌 张文戈 王坚 吴晓燕 杨昕雨 报道摄影(云南日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