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高考冲刺辅导:文言文考点“分析综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04/26 11:59  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

  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语文组 张桂芬 熊四明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
为C级。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

  【考点剖析】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有:①某个论点的依据;②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③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它要求: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顾及,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概括。

  【预测透析】

  [样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①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②,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也是一个有名的酷吏。

  ②“郡吏,郡太守也。”“举之廷尉,以章劾付廷尉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周酷吏本色的一组是( )

  A.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会狱     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

  B.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

  C.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

  D.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 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

  [点拨]A项“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上是说“诏狱”多的客观事实,“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中的行为主体是“吏”,而不是杜周,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B项“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是杜周手下的“吏”对犯案人的诬陷,“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中的“其”如果认真分析就会看出所指代的是杜周的两个儿子,应注意前句的省略主语和后句“其”的指代对象。C项“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中的桑弘羊是当时的

理财高手,皇帝的信臣,皇后的昆弟子的身份更是非常寻常,但是杜周“捕治”“刻深”,酷吏本色暴露无遗,“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其残暴更是有目可见,该项符合题目要求。D项“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是交待杜周深受减宣与张汤二人的影响,但是又比减、张二人“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善候伺”,这并不是直接表现杜周的酷吏本色。答案为C。

  [解读]这是高考的必考点,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地审清题干要求的“直接”两字和“酷吏本色”两处限制,理解分析,全面比较,答案就明白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周在义纵和张汤手下任职时受到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

  B.杜周当廷尉时,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他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C.到杜周当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着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用刑具拷打定案。

  D.杜周开始当官时家里很困难,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

  [点拨]本题依照原文的顺序将文章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对照分析。A项中的内容在第一段,说的是杜周受到了义纵和张汤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信息。B项杜周受到当时人批评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符合原文意思。C项并不是说“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着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动用刑具拷打定案,而是他手下的“吏”的作法,应注意人物的对象。D项原文中“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可作为杜周开始当官是家里很穷的依据,“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的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结合文后语句的理解便可明白。答案为C。

  [解读]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也是高考的必要内容,常考不变。解答此类题目,整体理解是基础,对照分析是关键。

  【点石成金】

  (一)分析综合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1、采用分步阅读法,形成整体意识。

  第一步,粗读文章,大体了解文中所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第二步,先排除“死”字(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再分析“关系”(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与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第三步,扫清障碍(文中加点的字、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是理解的障碍,也是文后的命题依据),筛选概括,准确答题。

  2、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抓关键语句。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

  3、把握文体特点,依其性质概括中心。

  文言记叙文,要能根据不同的文体,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什么问题,分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

  近几年高考主要选取人物传记作品(文言记叙文)片断作为文言阅读材料,所以突出他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考题选项则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确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要注意句间的关系。

  4、分析题目、尾注,掌握文章的出处、作者情况、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写作动机,然后再结合有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分析概括评价。

  (二)文言文阅读的方法要领

  1、读要有“序”。

  完成文言阅读题要运用三步阅读法:第一步概览全文,明白文中的时、地、人、事和作者的看法;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求理解。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以上“三步法”告诉我们,阅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

  2、“想”要有“据”。

  文言语段、题目设置和手头知识,是思考的三大依据。对字词词义及用法的辨误求正唯有从与之相关的语句、语段来分析,分析才能准确无误,而理解句意(译句)判别对错,要以句中某些关键字词译意的是与非为衡量标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题与题之间的关联搭配来思考。

  3、“析”要讲“理”。

  文言文阅读试题所选的文言语段中所含的“理”既有情境事理,也有逻辑事理。如2000年试题中“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与胡氏父子的品德清慎的必然逻辑。在文言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无论是判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还是判断句意,表述的是与非,都应分析文中语境本身形成的关系之理和较为普遍的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4、“选”要讲“系”。

  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语段及每道选择题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其中“题”与“文”,“题”与“题”之间表现出多种相互联系的特点,这就需要对备选项进行筛选并作出选择的时候,始终注意发现、关照、利用这些联系点。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