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04/30 12:20  北大附中网校

  作者:北京育才学校 孟文生

  一、四年文综变化及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

  1.从学科比例看: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2.从难度系数和平均分看:

  2002年:难度系数 0.59 平均分 179.6

  2003年:难度系数 0.54 平均分 160.7

  2004年:难度系数 0.608 平均分 182.4

  2005--2006:不再提:3:5:2,只是说“试卷

  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题为主”命题人的想法:政、史两科保持稳定,地理适当降低难度。(地球、时区计算,空间定位?)

  3.四年文综地理分数统计(北京)

  2002年 地理共92分 平均分 37分

  2003年 地理共88分 平均分 36分

  2004年 地理共90分 平均分 42分

  2005年 地理共100分 平均分 49分

  每年文综地理的分数均低于政治、历史两科

  地理分数偏低的三大原因

  (1)命题的指导思想:文综地理利用能力考察,拉开区分度,用地理成绩区分 同学的高考档次。

  基于该指导思想,地理试题,特别是地理综合试题得分率较低,出现断崖式丢分。

  例:2003年36题—等温线分布成因-北京53%0分

  2003年40题--

二战期间“第二战场”-50%0分

  2004年北京卷40题--包兰铁路的保护防凌汛---100%0分

  (2)地理学科特征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较高,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广博,综合性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又极容易命高难度题对学生要求很高。

  例:2005年全国卷36题:

  (3)大多数考生地理基础较差,原理掌握不准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知识重组的能力欠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

  例:2005年北京卷学生答题情况:

  4.试题结构与类型

  整体保持不变:各科分值与非选题量略有微调

  2002—2004年,Ⅰ卷:单项选择题,35小题,140分,Ⅱ卷:非选择题,4—5个题,160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2005年全国文综试卷结构及地理分值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5.从命题指导思想变化看

  2005年以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考察学生能力主要表现在:

  1. 记忆 2. 理解 3. 应用

  旧考纲经过几年试验,发现有两大欠缺,一是作为高考选拔的区分度较差,二是对考生潜能的展示反映较差。

  2005年文综能力要求变化很大:总目标:三个有利于----四个度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关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修订的说明

  2006年仍坚持已确立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包括:

  (1)获取和解读信息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

  (3)描述和阐释事物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在考试时往往是题目的具体要求或任务。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而当这一过程在考试形式中出现,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

  5.考试内容的变化:

  2006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做了局部调整和文字上的修订。

  地理学科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地理科的考试内容从内容的覆盖面和能力要求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动。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改动:1.删减了超出现行教材的非地理性的内容:2..对大纲中表述不统一的部分进行了改写,使各部分的内容表述更加一致,更加明确;3.对个别次级标题进行了改写,使之能够概括其下的具体考试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1.将自然地理部分“2.大气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中的“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中的“水平”二字删除。改动后为“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这样使得大纲中关于气温的两个部分的表述比较平衡,前面是“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后面要求的则是掌握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比较没有改动的文字表述,现在的表述更为简洁、准确、全面了,避免了原来的表述似乎有不要求掌握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之嫌的问题。

  2.纠正了自然地理部分“2.大气 (4)天气、气候与人类”中的一个印制错误。即在气象灾害的表述中,“寒潮、台风、暴雨、大气等气象灾害……”,“大气”是“大风”之误。更正后为“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

  3.对自然地理部分“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中表述不全面的地方给予了补正。即原来的“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给人一种似乎不要求其分布的错觉。改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4.自然地理“4.陆地 (1)陆地的组成要素”不能涵盖下面的全部内容,存在纲目与细目不尽一致的毛病。在其后增添5个字,成为“(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比原来的表述有所改进。

  5.自然地理“4.陆地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的第一个细目的最后4个字“资源问题”,过于笼统,将其更改为“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使得大纲的该部分要求明确具体,便于掌握。

  6.人文地理“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的第一个细目“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工业采用术语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存在不统一的问题。故采用术语表示,改为“农业区位因素”。

  此外,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将“非选择题”改为“综合题”。因为“综合题”能更贴切地表示试题类型。

  考纲和考试内容的变化代表着命题人的思想,要引起高度注意:

  如:2005年考纲地理内容变化的10项内容中高考显示了5项

  增加了地球运动速度(角、线):北京文综地理第4题显示:

  4. 珠穆朗玛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相比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小 D 自转角速度略大

  增加了锋面气旋:北京文综地理1题出现(见下图)

  增加了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年变化:全国文综卷2显示(见图)

  增加了 等深线、水下地形,全国文综1卷显示(见图)

  增加了人口再生产—四类型、两分布:北京文综显示(见图)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