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2006年高考文综历史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04/30 15:13  新浪考试

  北京东城教师研修中心张淑兰

  与考生心语交流

  考场如战场,备考似攻关。

  知己亦知彼,百胜不费难。

  史实要明记,概念重内涵。

  解题训思路,综合靠相联。

  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高考文综教育部考试中心ABC卷

  高考文综北京、天津卷

  高考历史上海、广东、江苏卷

  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结构分析

  Ⅰ卷Ⅱ卷分值结构未变。 Ⅰ卷选择题(共35题)共140分,Ⅱ卷非选择题(全国每卷4题,京卷6题)共160分。

  题量:全国卷共39题, 第39题为综合题60分。北京卷40题,39、40两题综合63分。

  史地政三科内容考查分值有变,政治历史减少,地理增加,各为100分,即1∶1 ∶1。

  历史选择题12题48分,二卷学科综合32分,三科综合20分,共100分。

  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主要特点

  从试题内容看文综试卷主旨——注重基础主干知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从试题形式看文综考试立意——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突出考查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从试题选材看文综考试特色——注重现实问题,突出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从试题评判看文综考试趋势——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高度关注新观念和新意识。

  文科综合考试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

  “滇王之印”的书法篆刻艺术( C卷13题)

  以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的“意境”为题,画家马格利特的烟斗( C卷28题)

  以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为题(C卷18题)

  图画、图示、( 京卷14/15/37题)

  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把握

  把握大势,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明确轻重,主干内容是指重要历史现象沿革转承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 。

  合理延伸,抓住主干内容进行联系建构和问题探讨,使单一孤立的历史事件形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系统。

  全面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是高考制胜的基础。要素:形式(时间和地点)、条件(背景原因)、具体形态(内容或表现经过)、价值形态(作用或影响)。

  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

  避免混淆同类概念,落实比较这一环节。

  中国古代史复习要点提示

  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发展;

  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与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发展。

  综合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经济上两大区域,农牧互补,你我难分。

  历史上看,长期历史过程:统一时期的形成;统一与分裂的关系,统一是基本规律,分裂时期也孕育统一因素;为统一做出贡献的人物。

  政治角度看,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促进统一的作用,多民族的特征,国家职能。

  2005年文综津卷15题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回答14~17题。

  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05年文综沪卷秦统一题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05年高考历史上海卷北宋题

  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国力虚弱*

  豪强争权(东汉现象)

  藩镇割据(唐代现象)

  分封诸侯(西汉现象)

  北宋的特点是“积贫积弱” 。

  05年高考历史苏卷辽政治制度

  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猛安谋克制(金代制度)

  “番汉分治”*

  察举制度(西汉选官制度)

  行省制度(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05年高考历史粤卷西藏题

  4)

雍正以后清朝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驻藏大臣

  ②都护(汉唐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北边疆的机构长官,明清时已不再设立)

  ③宣政院(元朝设立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

  ④达赖、班禅

  A. ①② B. ② ③

  C. ①④* D. ② ④

  05年高考历史沪卷明朝题

  29)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问题:( 6分)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05年高考历史沪卷明朝题答案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殿阁大学士。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决定改革成败的诸多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

  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2005年高考广东历史卷29题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的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请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

  2005年高考历史粤卷29题答案

  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兵、冗官、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

  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12分)

  2005年高考历史粤卷29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的掌握情况及评价问题的能力。

  前两问教材有明确叙述,第三问评价时要基于对变法措施细节内容的理解。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废除死记硬背的内容,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为教育增添了活力。整顿太学,直接为优秀者授官,有利于培养变法所需要的人才。

  古代经济发展主要因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前代农民战争的推动,统治者调整政策。

  兴修水利,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理论高度谈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有利的资源地理环境,人民群众的作用。

  中国古代国内交通概述

  交通是商业活动的承载体,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原因之一。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兴旺,经济发达时期交通繁荣。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国家统一、政权稳定、民族融合紧密相连。

  古代交通经历了由北到南、南北并举;由西向东,东西共进的渐进过程。

  古代交通经历了由以陆路为主到水陆并举的过程。交通工具以车、船为主。

  2005年历史粤卷题

  江南经济

  15)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005年文综乙卷12-15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回答12~15题。

  1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B.河北地区

  C.渭河流域 D.淮河流域*

  13)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4)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

  B.C.唐代* D.南宋

  15)新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2005年文综乙卷12-15题评析

  水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从水利切入农业热点问题,从生产力的提高谈社会经济的发展。

  讲古代农业又不仅限于农业,扩展到新时期的重大成就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从春秋时期到改革开放,跨度长达2400多年。

  考查考生历史地理概念,应重视平时看图用图的训练。

  考查历史阶段特征,分期掌握成就。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前提,也是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过程。

  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团结友好是主流。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民族融合的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

  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

  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秦汉唐元明清。

  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秦始皇孝文帝。

  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俺答汗。

  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

  物质和文化的交流。

  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

  2005年文综丙卷13-16题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政策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回答13~16题。

  13)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滇王之印”)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05年文综丙卷13-16题评析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政策

  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切入,通过古今历代中央政府推行的诸多政策,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程。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建立

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涉及西藏热点问题,正面叙述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

  从汉朝到新中国,跨度长达两千余年。

  备考对外关系专题

  200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温家宝总理出席并讲话。

  中国政府愿与各国共同做出努力:第一,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第二,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第三,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第四,通过对话与协作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第五,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冷战对立—和平交往。

  中日关系应重视“以史为鉴”问题,纵向把握住中日关系发展的友好交往—战争—邦交正常化的线索,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干知识,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长期领先于世界;成就集中的时期

  中国对世界和人类文明的贡献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与科技的反差

  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诸多原因

  与同时代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

  明朝时期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

  中国古代儒法道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法制和暴力统治。

  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情况。

  事实上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而且相互渗透,影响深远。

  2005年文综丙卷17-20题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特点

  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回答17~20题。

  17)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2005年文综丙卷17-20题评析

  从文学作品切入,以其风格、形式和内容揭示时代特点,形式活泼,文史结合。

  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辩证关系的哲学观点, “一定时代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史政综合。

  以慷慨苍凉的诗歌风格映照时代的动荡;以话本的文学形式揭示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以诗句反映出朝代的兴衰、历史的转折,形象生动,贴切自然。

  2005年文综甲卷12-15题

  思想文化间的借鉴吸收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回答12~15题。

  12)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13)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14)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④儒家大同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2005年文综甲卷12-15题评析

  思想文化间的借鉴吸收

  从思想的碰撞到社会的变革,强调了思想意识的重要,理论准备舆论宣传的必要。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度、包容和融合。

  是纵向的思想文化一条线的发展,也是横向的与世界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的联系与接轨。

  中国史综合题解题思路(例)

  历史学科专题集锦

  文综热点解题思路

  团结统一古今大势(1)---西藏

  (1)根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三幅图会盟碑五世达赖金印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撰写一个解说词(应包含朝代、事件、共同影响等)。

  (2)西藏何时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区划?据材料概括指出清驻藏大臣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3)20世纪后半期,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列举出三件重大史实并加以简要说明。

  (4)元朝、清朝和新中国人民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概括说明它们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

  (5)旧西藏的社会状况。

  (6)20世纪末西藏的变化及原因。

  (7)你认为加快西藏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区域经济(4)---泛珠三角

  位于珠三角的广州自古就在贸易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请举两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今“泛珠三角”地区设立了哪些经济特区?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设立经济特区?[历史学科]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原因及主要对策。

  “泛珠三角”经济圈有哪些优势?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有何意义?

  三农问题复习思路归纳

  ①中央政府促农发展的措施、作用和历史启示。

  ②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③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④垦荒的利与弊、经验与教训。

  ⑤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⑥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原因和影响。

  ⑦近现代不同时期土地纲领的内容、评价和比较。

  ⑧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取消农业税

  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惯例接轨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一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中国农民命运开始重大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废止农业税条例,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谢扬这样评价。

  科学发展观(略)

  对外交往(略)

  中国近现代史要点提示(略)

  世界近现代史要点提示(略)

  2006年历史备考复习建议

  考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将“非选择题”改为“综合题”,以更贴切地表示试题类型。

  文综考试历史学科能力要求

  记忆是基础,理解是中心,应用是目的。

  记忆能力:社会科学现象;规律和意义;准确记忆重要的历史事实:

  人物;事件;群体和组织、机构;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文化成果。

  理解能力的要求

  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阶段特征、发展线索和历史进程;

  基本历史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

  数据、图表、公式、简图的意义及其关系。

  应用能力的要求

  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

  分析说明成因;

  解决问题;

  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不等同于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信息传递的内容,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事物的发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综试卷已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特色。

  调动和运用知识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这一能力目标既检测受试者的思维速度与品质,以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备程度,又是对学习意义的深化。

  描述和阐释事物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在考试时往往是题目的具体要求或任务。

  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显示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之。

  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一个明显表现是术语的使用。

  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考试中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

  1)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问题的前提。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就无法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得出正确的观点,更无从运用知识或理论支持或说明论点。

  2)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

  探讨即是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实际是立论过程。

  考生共性问题

  ①审题环节薄弱,把握要求不准。

  ②基础知识混淆,张冠李戴严重。

  ③时空界限不清,基本概念不明。

  ④史论不能结合,评价不得要领。

  ⑤文字表述无序,逻辑思维混乱。

  备考复习建议

  吃透教材,夯实基础,知识积累不动摇;

  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处理信息很关键;

  整理专题,把握特征,历史时空要弄清;

  注重分析,运用理论,重点问题深研讨;

  训练表达,规范术语,逻辑清晰答有序;

  潜心研究,揣摩试题,高考动态勤关注。

  (希望同学们保持良好心态,满怀必胜信心参加高考)

  心语交流—《风雨人生》

  路同人生,短也难行,长也难行,崎岖坎坷势不平。

  山如人生,上也险情,下也险情,风光无限阔澄明。

  风似人生,来也无踪,去也无踪,摧枯拉朽意从容。

  海像人生,起也奔腾,落也奔腾,惊涛骇浪任纵横。

  祝各位同学健康!快乐!进步!

  师生网上喜相逢,

  交流切磋求大成。

  高考情结连你我,

  苦战双月盼彩虹。

  预祝同学们成功!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