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湖北填报志愿:第一志愿最关键 知分填报防扎堆

http://www.sina.com.cn 2006/05/10 10:25  荆楚在线-楚天都市报

  湖北省招生办公室巩平

  填报志愿六大步骤

  问:考生填报志愿有哪几个步骤及要求?

  答:考生填报志愿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

  (1)阅读招生计划。查阅招生计划要以2006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第5、6、7、8期上登载的招生计划为准。

  (2)填写志愿草表。

  (3)填涂志愿卡。

  (4)确认无误后,在规定的时间上交志愿卡。

  (5)校对打印志愿表。

  (6)签字确认。志愿信息一经招生部门计算机系统确认,并打印出志愿表经考生本人核对签字后,就不允许再作任何更改。

  志愿表须由考生填涂确认

  问:填报志愿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提醒考生三点:

  一是志愿卡和打印出的志愿表必须由考生本人填涂、校对、签字确认,不能由别人代填、代校、代签。

  二是不按规定参加志愿填报,自动放弃志愿填报,在规定时间不校对签字,委托他人代填、代校、代签以及拒签、错填、错报、漏填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是机读志愿卡一定不要折叠、污损。否则会影响志愿信息读取的准确性。

  四是部分市县试行网上查询志愿信息,考生可在当地招办指定的网站查询自己的志愿信息,若发现网上查询的志愿信息与自己签字确认的信息不一致时,要及时与县市招办联系。

  填报前要多方了解信息

  问:填报志愿前考生应了解哪些信息?

  答:填报志愿是一个充分利用有关信息综合决策的过程,多方面了解信息是合理填报志愿的前提。一般来说,要掌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信息:

  一是招生形势。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管理办法、全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二是招生政策规定。

  三是学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

  四是近几年我省的批次线和各院校录取数据。收集近年各批次线、各院校在我省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高校的调档线。

  五是相关科目成绩要求。所谓相关科目,就是与所报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反之,所报专业的录取机会就会降低。有些院校的部分专业录取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关注和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六是毕业后就业情况。选择就业率较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择业会多一份机遇。

  防止“志愿扎堆”

  问:填报志愿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尽可能考虑周全。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高考成绩。考试成绩是决定考生填报志愿的最主要因素,考生要根据高考成绩和在全省所处的分数排序位置,确定能够填报哪些批次和哪些类型的学校。

  (2)近几年高校在我省招生的有关资料。省招办会将近两年在鄂招生院校的生源情况、录取有关数据对社会公布,这些数据对考生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选报适合自己的学校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近几年情况看,有些院校填报考生较多,出现了志愿扎堆,考生填报了志愿扎堆的学校就容易落选。考生在选报高校时,不要只盯住大城市和离家较近的高校,只盯住所谓的热门专业,视野应开阔一些、考虑要长远一些,应面向全国各地的高校。

  (3)考生的兴趣倾向和能力倾向。

  (4)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考生,对高收费的学校和专业一定要慎重填报。

  (5)考生身体条件。考生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考生录取,考生应事先对自己的高考体检情况有一个了解,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最好不要填报。

  (6)高校招生章程。了解高校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前必须要做的工作,通过招生章程了解高校基本信息和录取规则,避免填报自己不满意的学校,避免填报自身条件不符合学校招生要求的专业。

  第一志愿最关键

  问:第一志愿为什么是顺利录取的关键?

  答: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据近两年统计,湖北省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左右,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80%以上。大部分一本院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从招生院校情况来看,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从划线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应大于招生计划数,这样,肯定会有部分批次线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选到下一个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恰当,往往决定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

  当然,慎重选择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的填报。鉴于我省录取中执行“不退档、不换录、不补录”的规定,考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

  不轻易放弃第二志愿

  问:为什么不要轻易放弃填报后续批次的志愿?

  答:招生录取是按志愿分批次进行的,不填报志愿就等于放弃了参与录取的资格。一般而言,考生不要轻易放弃填报后续批次的志愿。

  (1)从近几年的录取情况看,有些高考成绩达到了第一批本科批次线的考生,只填报第一批院校志愿,不填报后面批次的志愿,因各种原因,没有被第一批院校录取,失去了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2)还有些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第一志愿,不填第二志愿,这实际上也是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

  (3)录取过程中,部分院校对考生有照顾性政策。如恩施、十堰、宜昌等地的考生报考当地院校,神农架林区的考生报考恩施、十堰、宜昌的院校可以享受20分的加分投档政策,高考分数不够这些院校同批次线的当地考生,也可以填报这些院校的志愿。

  专业不要全填热门

  问: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专业志愿的填报?

  答: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注重选择高校,不重视对专业的选择,忽视高校不同专业的录取要求,以致出现专业志愿填报失误,档案投到高校后又被退档。填报专业志愿时,考生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不要全部填报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往往较高,如果全部填报热门专业,但你的成绩达不到专业录取最低分,即使档案投出去了,也很有可能被退档。

  (2)充分利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去年有一名615分的理科考生,报考一所知名高校,学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是605分,但他被学校退档了,为什么呢?原来,这名考生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填报的是“不服从”,由于他填报的6个专业录取的都是615分以上的考生,都比他的分数高,他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以“不服从专业调剂”将他退档。实际上这所学校录取了几名“服从专业调剂”、分数比他低的考生。如果考生特别希望进入填报的高校学习,就一定要充分利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3)要注意不同专业录取时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对考生相关科目成绩提出了要求,如英语专业对英语单科成绩和英语口试成绩提出了要求,有些数学类专业对数学单科成绩提出了要求,考生在填报这些专业志愿时,要考虑自己相关科目成绩。高校对相关科目成绩要求,一般会在招生章程中说明。

  (4)不要盲目填报因身体条件高校不予录取的专业和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

  谨防无效志愿

  问:为什么会出现错填志愿或无效志愿?

  答:出现错填志愿或无效志愿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填错院校批次位置。

  (2)填错院校代号。

  (3)用往年资料上的院校代号填报今年的志愿。

  (4)科类填报错误。

  (5)生源范围和招生对象填错。

  (6)填报自身条件和学校招生章程要求不符的志愿。

  问:如何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和错填志愿?

  答:考生要充分利用校对签字机会,发现和纠正无效志愿和错误志愿。如果填报了无效志愿,打印志愿表上一般会提示某一志愿是“无效志愿”,一定要弄清楚出现无效志愿的原因,及时修改更正。有些错误志愿,如科类填报错误、招生范围和招生对象填报错误等,可能不会出现“无效志愿”的提示,所以考生对校对志愿表一定不能马虎应付,一定要高度重视,反复仔细核对。

  及时填报补征志愿

  问:生源不足院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如何公开征集志愿?考生如何填报?

  答:录取过程中,对生源不足院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由省招办组织公开征集志愿,并按征集志愿录取。

  省招办将通过湖北招生信息网、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公布生源不足院校计划信息。未被录取且成绩达到了批次线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到高考报名的县(市、区)招办凭高考准考证填报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使用省招办统一制定的征集志愿表,各县(市、区)招办于当天下午5时截止填报。时间一到,各市县招办马上将征集志愿信息传送给省招办。离县(市、区)招办较远的考生,最好提前一天到县(市、区)招办所在地等候,以免失去机会。

  征集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表上均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