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各方评说:保证睡眠要运动 高考冲刺期别开夜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05/24 11:54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报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调查
高考冲刺期别开夜车

  心理专家说——

  “夜车”开多效率差

  高考考生大多精力旺盛,往往注意不到熬夜会损伤身体,觉得自己是个“夜猫子”,认为晚上读书效果好。但是,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温方认为:考生考前最好不要“开夜车”。

  第一,“开夜车”容易造成大脑疲劳,消耗第二天的精力。睡眠是给大脑必要的休息,第二天才有精神。如果开夜车,大脑就会呈现疲劳的状态,白天学习的东西就难以被吸收,有的考生甚至上课时打瞌睡,这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经常熬夜,会把生物钟打乱。高考是在白天进行,考试时间是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3点到5点半。如果考生养成了“开夜车”的习惯,晚上精神,白天疲惫,高考的时候没有精神,达不到最佳状态。对同一程度的考生来说,高考考的就是心理状态,因此睡眠很重要。

  有的考生觉得夜间复习效率高,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夜间比较安静,干扰因素小。但是,高考考生面临的是高考任务,而考试要在白天完成,所以从现在起,考生就要让自己的睡眠习惯适应高考的环境。特别是考前最后一周,各学校一般会安排学生在家自由复习,考生更要注意时间安排,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北京考试报记者 姜殿军)  

  教育专家说——

  考前要调“生物钟”

  精华教育机构教学总监 尹宗禹

  我不太同意“考前冲刺”这种说法。我觉得考前不是冲刺,关键在于调整状态。调整状态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复习状态。其中调整生理状态的关键在于“生物钟”的调整。

  根据多年来的高考经验,在考前一周到十天的时间里,考生要把生物钟调整到和考试时间同步。如果考生习惯了“开夜车”,在考试时就会兴奋不起来,精神集中不起来。所以,我坚决反对考前“开夜车”。

  “开夜车”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造成考试时犯困,进入不了最佳状态,该兴奋的时候兴奋不起来。其实调整“生物钟”就像旅行“倒时差”一样。有过出国旅行经验的人都知道,到了一个地方要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把“时差”倒过来,调整“生物钟”也是一样。

  调整生物钟的关键是调整睡眠。前一阶段考生的复习量大,卷子多,“开夜车”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是在考前和考试当中,一般要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睡得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睡少了多了都容易犯困。中午要尽量休息一下,有可能的话最好午睡。因为上午考完了,下午还要考。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才能考好下午的科目。

  总之,考生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考前复习,“开夜车”不可取。(北京考试报专稿)

  过来人说——

  保证睡眠要运动

  打开电脑,习惯性地进入高考频道。倒计时的数字“触目惊心”。竟然已经到最后两周了。看来,高考实实在在地走近了所有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关于学习、复习、备考,许多人已经说了许多。今天在这里想提醒诸位的是有关人体生物钟调节问题。

  越临近高考,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会觉得时间紧张。于是,就会向休息要时间,向睡眠要时间,向体育活动要时间。希望可以从已经很少的休息、睡眠、活动时间里再挤出时间用来复习。殊不知,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现在,特别想再提醒一下诸位家长,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尤其那些习惯学习到深夜一两点甚至两三点的孩子,现在家长要帮着慢慢调整作息时间了。从现在开始,逐渐将睡眠时间提前,最好到高考前一周的时候,调整到每天23:30左右上床,23:45分左右熄灯。早上6:15左右起床,除了洗漱、吃早餐的时间以外,最好留出一点点运动时间,哪怕是5分钟,在院子里做做操,跳跳绳,都会对一天学习生活有所帮助。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加血液的含氧浓度,有助于脑细胞的运动。当然,到中午的时候,无论多么紧张,最好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哪怕是在课桌上趴5-10分钟,闭上眼睛缓解一下疲劳。千万不要吃完饭就投入学习。从理论上讲,这个时候的复习是没有效率的,甚至会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工作,导致吸收消化障碍,严重的有可能引起胃病。(家长老猫(网名))(北京考试报专稿)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北京考试报》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