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成都名师教你智取高考文言文阅读 了解试题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06/01 15:4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特邀嘉宾:成都华西中学高级教师 魏忠奇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语文高考试卷中一个重要板块,要想在这个板块取得好成绩,在复习备考中,必须了解试题特点与掌握解题方法。

  了解试题特点

  今年高考,尽管四川是自主命题,但根据高考命题历来遵循的“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基本原则,文言文阅读试题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了解近年特别是去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特点,便很有必要。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选材以浅易文言文为主。文言文阅读材料通常选用600字左右的人物传记类文章,即使选用诸子名家

散文或小说,也多以写人为主。

  二、命题着力点基本稳定。考实词、虚词的理解辨析;考筛选信息的能力;考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的综合能力;考文言翻译等。

  三、所考知识与教材联系密切。文言文阅读材料虽然从来都选自教材外,但考查对词语理解的材料却与教材相关。例如05年(全国丙卷,四川用)第8题,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所选句子,A项“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项“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项“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D项“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就分别出自现行各册教材中。

  四、所考虚词为常见常用。《考试说明》列出了18个虚词。从2000-2005年所考的虚词涉及到了其中的“为、因、而、以、焉、乃、于、其、之、与、则、所、且、也”等14个。其中的“以”,从2001-2005年的6年中连续考了5年;“因”也考了5次;“为”考了3次;“而”焉“乃”“于”考了2次;其余的其、之、与、则、且、也、所等7个虚词各考了一次(均为2005年所考)。

  2000-2004年,所考虚词相对集中,仅仅涉及了7个,2005年却骤然增加到14个,尽管命题仍集中在以、因、为、而等常见常用虚词上,但考查范围的扩大要引起足够注意。

  掌握解题方法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实词的含义,须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实词现象。推断文言实词的主要方法有:

  根据文中句子的逻辑关系推断词义。如“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句话中的“谢”究竟是“感谢”还是“道歉”,根据上文沛公所言“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可知,句子中的“谢”应是“道歉”。

  根据词语所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如同样是一个“病”字,在“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它是名词,作主语,是“疾病”的意思;在“君子病无能焉”一句中,它是动词,作谓语,是“忧虑、担心”的意思。

  根据句式特点推断词义。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句,结构整齐,句法相同,其中“见”与“被”相对,意思相同,“见”义同“被”,此句即“诚信却被怀疑”。

  二、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1.梳理归纳,比较异同。熟悉《考试说明》所列18个虚词,通过阅读尤其是课文学习,将有不同用法的典型例句加以整理归纳,进行识记。

  2.借助语法,辨明用法。如《石钟山记》中“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前句的“之”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作“的”讲(饶州府属的德兴县);后句的“之”受动词“送”的支配,作宾语,是代词“他”(代苏迈)的意思。

  3.特殊现象,不容忽视。如兼词、虚词连用、双音单音等情况都要重视。

  三、文言翻译注意事项。

  解决好直译和意译的问题。直译是从词语到结构直接对译,意译是着眼于原文意思的表达,不拘泥于原句的词语和结构。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语的意思比较明白,就采用直译的方法。如“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重庆卷)中的“晨、驰、至、发、出、归、其”都可以直译。有些词语的解释放进译文并不恰当,有的句子含有借喻、借代、用典等修辞手法,这时就需要意译。

  灵活运用几种方式。翻译时用好“留、对、换、补、调、删”六字法,达到“准确达意,明白通顺”即可。

  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此考点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较高层次的要求,综合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整合的能力。两个考点常放在一起考查。4个选项,一般采用“选误”的形式。每个选项以材料的某个方面作依据,主要进行文意转述,其中一项有微小的不符合文意之处,考生务必读懂全文,认真对照原文,细心辨识正误,方可作出正确选择。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

  1.整体阅读,分辨清楚。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看写的是什么人,写了他几件事,这些事情的属类(为官之道、侠义之心、忠勇之情),所做事情的时间、地点、官职有无变化,这些事表现了他什么性格。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弄清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事件牵涉到哪些人,人物间的关系怎样,这些事又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精神,说明了什么道理。

  2.回归原文,对照辨析。将各项表述内容放回原文,认真对照,找出不一致的地方,做出判断。

  3.设误特点,心中有数。2005全国卷“车夫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一句,在原文中就找不到事实根据。2005重庆卷“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入京应诏”,就是故意曲解意思。另外还要注意张冠李戴、时空颠倒等“设误”。(记者:高善峰)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