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工具性 倡导人文性 语文试卷亮点在选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6/08 16:34 《新安晚报》 | |||||||||
安庆一中胡兴毛 我觉得今年高考试题最大的亮点在选材上。命题者无疑是在用这套试题阐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及教学目标,以期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同新课标接轨。所以试卷选材上明显地呈现如下特点:
一、体现时代性。 今年试卷第二大题的“天人合一”思想、第三大题的“齐民”观点、第五大题屈原和闻一多的精 神内核、第19题以“节约”为话题等无不紧扣环境保护、关心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热爱国家民族、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能源开发这一系列现实热点。而文言文选材破除窠臼更是从深层次体现了时代精神。 二、强调工具性,倡导人文性。 语文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工具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试卷的第1、2、4、18题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所谓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现实关怀。这在古今诗文阅读题及作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三、凸现文化蕴涵,重视人格塑造。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承继民族精神,从有着理想人格的民族精英身上汲取营养以形成自身的健全人格,这是语文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试卷第20题的设计以及文言文和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显然体现了这一理念。 今年的作文话题改为全开放式,放得比较开,几乎不需要审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写,为思维上各有特点、文体上各有擅长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各尽其才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从命题立意来说,力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历史、关注人生、关注亲情……体现了较为宽宏的大语文视野,也切合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过,缺少适当限制的话题又显得宽泛无边,容易造成学生死背范文、考场上据以改编之弊。(何薇)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