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失败案例告诉你--填志愿七大误区要避免

http://www.sina.com.cn 2006/06/24 07:5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特邀嘉宾:《2006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选择指南》作者

  志愿填报指南

  这些年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工作中,我们收集了很多案例,这里分析几个典型,愿考生引以为戒。

  追逐热门专业

  我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或家长,他们一见我面,劈头就问:哪个学校好?哪个专业热门?问这些问题本身没有错,害怕的就是只想这个。让我们看看张同学的案例。

  张明远,男,19岁,某热门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二年级学生。张明远近期极度苦恼:“我感觉自己对专业课没有一点兴趣。”心理咨询室的老师给他做了一系列测试,结果发现,张明远的社交能力非常出色,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当初你为什么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老师非常困惑。“高三填报志愿时,我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家里人都说这个专业热门,有前途,我就报了。可现在看来,一点也不适合我。”

  纵览各个专业,不难看出,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冷热之分。从恢复高考至今,影响专业种类、层次变化的因素众多。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不同。昔日一些门庭若市的专业,如今已是门可罗雀。也有一些专业,往日无人问津,如今“踩破门槛”。

  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仔细了解自己的特点,也没有仔细考虑适合自己的职业,填报专业时只是追热门凑热闹。上了大学真正接触到专业之后,才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合这个专业。虽然国内高校积极改革,制定或修改转换专业的制度,给予那些没有兴趣的同学调换专业的机会,但是毕竟不是每所高校的每个专业都可以这样。

  事实上,热门专业并非不能填报,但是填报之前必须区分这种“热”是否正常。正常的热,是由于一段时期内某种专业人才极度紧缺导致的状态,此时这类专业的人才供不应求,引发很多人报考,从而形成热门。这样的“热”能真正满足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所以比较正常,也非常理性,对社会和个人都有良性导向作用。异常的热,来自于一部分人的推波助澜。脱离了社会需求的专业,不管报考的人有多少,都显得多余。即使是原本紧缺的专业,几年后人才供需平衡,继续填报这一专业就会走向另一极端。热门专业的人才一旦过剩,也与积压滞销的产品一样,只能廉价处理。

  一味追逐“钱途”

  顾名思义,以学什么专业将来能挣大钱来决定自己的专业。可谓“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蕾晓蕙,女,20岁,计算机系大三年级学生。晓蕙刚入学的时候,学习努力,人也开朗。可渐渐的,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大三的时候甚至经常旷课。辅导员多次找她谈心,哓蕙终于道出原委:“高考报志愿,我一直在计算机系和历史系之间摇摆不定。我喜欢历史,一直想当一个考古学家。可是爸妈说邻居王教授的女儿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现在在外企工作,月薪2万多。他们也希望我学计算机,将来也找一份能挣大钱的工作。当时觉得父母的话也有道理,就接受了现在的专业。但现在,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上课,……”

  在选择专业和预测职业的时候,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看重这个专业和可能职业的发展前景,大多数人的衡量标准是能否挣大钱。殊不知,当你为了钱而忽视其他东西的时候,身边有价值的东西,能给你带来成就感的东西,都会慢慢消失。相反,那些选择了适合自己道路的人,在获得工作报酬的同时,还能享受更多精神的满足和心情的愉悦。

  其实,许多人的一生都在试图开发自身的潜能,想找到得心应手、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的工作。这会促使每个人寻求更好的发展。人自身的潜能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许多聪明的人都相信,在“潜途之路”上,肯定会伴随着“钱途”;而在“钱途之路”上,却不一定会有“潜途“相随。

  父母包办代替

  “他(她)懂啥子!”这是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定语。

  孙瑜,女,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最近就要填报志愿了,爸妈非要我考经济类的,可我对经济一点兴趣也没有!真是头疼。”

  在孩子选专业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家庭敢掉以轻心。一方面,家长的社会经验丰富,知道很多前车之鉴,自然会帮孩子避免明显的不当选择。另一方面,相对于家长的意见,孩子自己的意愿也非常重要,“强扭的瓜不甜”。18岁的孩子已经是成人,不可能像有的家长说的那样“啥都不懂,”他们可以自己做一些决定,以后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决定。而且,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不愿回父母身边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想往外飞。填报志愿时,父母要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名牌大学情结

  有些人习惯上认为,名牌大学生以后找一份好工作肯定更容易。既然这样,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不怎么考虑专业了,只要能进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再冷的专业也能接受。至于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不考虑。

  有的高中生不惜牺牲自己喜欢的专业,来换取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只要能上名牌大学,不管什么专业都能接受。而且尽量避开竞争,优先填报冷门的、录取分数比较低的专业,然后再想办法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上”。还有另外一类走极端的考生非名牌大学不考,不惜复读一年又一年。看到这些,过来人都会叹息,所有的学校时光都是短暂的,只有你主攻的专业才会伴你一生。

  当然,不能否认,名牌大学的办学软件和硬件都比一般大学好。还有,名牌大学通常历史悠久,社会影响力比一般大学强,学生容易借用学校的名牌效应引起注意。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与这种影响力形成差距,反而会导致负面结果。

  换一个角度看,“先考再转”的做法,我们不能极端地去看待。例如家庭困难的同学应该早读大学,复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早一年工作,早一年独立是一项原则,应当优先考虑。再者,如果现在就打算以后转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究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选相近的专业,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打下的专业基础,也才能减小考研难度。

  兴趣决定一切

  晃眼一看这个标题,可能有些同学不能马上理解。前面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么?怎么这里又说兴趣决定一切是误区?

  自相矛盾!别误解,这里说的是片面强调选择专业或职业的惟一标准就是一切从兴趣出发这种情况。我们看李同学的案例。

  李文芝,女,19岁,大学化学系一年级学生。大一的兴奋期过后,李文芝慢慢发觉,原本喜欢的化学专业变得无聊起来,最后连摸摸试管的欲望都没有了。“高中的时候我的化学成绩很好,喜欢化学老师,老师对我特别器重,说我应该在大学读化学专业。我当然就认为自己的兴趣就在化学上啦!”

  看来,李同学当时的考虑还不太周全。

  填报专业志愿时,很多同学认为对什么感兴趣就选什么专业。很多学生单凭兴趣就选择了一个专业,等进了大学,真正深入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才发觉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种兴趣只是一种“假兴趣”,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面兴趣。表面兴趣非常不稳定,老师换了,或者环境变了,兴趣很可能就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外部的因素对这种表面兴趣影响极大。真正的专业兴趣比较稳定,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波动。

  李文芝对化学的兴趣,很显然是一种假兴趣,表面兴趣。如果没有这位她喜欢的化学老师,她可能不认为自己喜欢化学,也不会选化学专业。

  更重要一点,大学的化学专业需要做大量实验,与高中化学课差别极大。这对李同学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她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显然没有做足“功课”,没有仔细了解大学的化学专业课究竟是怎么回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事实上,如果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即使学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会很费劲。久而久之,就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兴趣也会荡然无存。如果你足够幸运,确信自己对一个专业有真正的兴趣,也有潜力适合这个领域的学习,那么即使能力暂时不够强也没关系,兴趣的催化作用会促使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在专业的选择上,兴趣和能力要同时考虑,忽视任何一方都容易留下隐患。高中三年,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一门课特别感兴趣,切不可被兴趣冲昏了头脑,最好同时测试一下自己在这个专业上的能力。本书前面已经介绍了一些心理测验。通过测验,能发现你究竟适合什么专业。如果做完能力测评后,发觉自己在“感兴趣”的专业上能力不是很强,反而在其他一些学科上能力突出,那也不必惊慌。因为兴趣大多不是天生的,在能力的推波助澜之下,个人的专业兴趣也有可能越来越高。

  非独木桥不过

  复读生被称为高四高五学生。严闽一已经复读了两年,是一个“高五”毕业生,但是他始终没能考取任何大学。“复读第二年。住校期间,我很少回家,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可即使这样,我还是与大学无缘。除了上大学,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出路。社会上竞争很激烈,没有大学学历,前途在哪里……”

  很多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竞争意识。他们明白,优胜劣汰是社会的根本生存法则。但是,像严闽一这种做法是否值得?

  目前,国内的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已逐渐完善,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给予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待遇也十分优厚。像印刷、造纸、酿酒、纺织等被众多人遗忘的传统行业都已经老树开出了新花,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专业技术道路上的发展和待遇远比某些本科生的好。

  高学历有时候并不一定代表高能力。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会考试的学生肯定容易得高分,进大学。一部分进不了大学的学生,其实并非能力差,而是不太会考试。一旦离开考场,进入真正的职场,这部分学生的潜能不见得比大学生差。

  高考就是一座独木桥,挤不过桥的人为数不少。是考虑复读,还是上个专科,很多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很痛苦,很艰难。每个人家庭条件不同,个人决心不同,学业基础不同,都影响最终的决定。

  仔细分析之后,如果你认为这次高考失利只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失常,那不妨考虑复读。当然,吃一堑,长一智,你必须好好总结经验,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跤。如果你最终分析后得出结论,落榜原因是因为自己实力有限,确实不是上大学的料,那也无需悲观失望。你必须清楚,上大学并非人生最终目标,大学只是帮助年轻人成功的一块垫脚石。

  一心只想读本科

  无名同学。高考分数上了二本线,照理应该高兴。可是录取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他落榜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来无名同学家住农村。家里供他读大学的钱非常有限,因此,他在填志愿时只选择学费低的二本专业,而三本他根本没有考虑,因为学费超出了家庭能负担的底线。对于专科,他也没有考虑,因为凭他的分数怎么可能落到专科?

  结果很令人伤心,无名同学二本志愿全部落榜,三本和专科都没有填,因此连一丁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摆在他面前的是复读或者回家务农两条道路。无论哪条路,都是痛苦的。知情人都在为他惋惜,说他应该注意一二志愿梯度,应该把三本或者专科也填上,好歹有个书读等等。其实,真正的原因而在于无名同学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谁说一定非要读本科才是读大学,要成才读什么层次都可以。

  后来,无名同学整理了思路,重新规划了自己的道路:如果选择复读,第二年无论考多少分,一定是把本科专科的志愿都填上。重点是在专科,选择那些偏重实际操作的工科专业,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当蓝领,首先解决就业问题。虽然收入可能相对较低,但是这类专业的学费也不算高,投入和回报成正比。或者选择农科,学习农业技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改变家庭改变家乡;如果选择回家,那么也不马上务农。要么参加

成人高考继续学习,专业的重点放在农科。要么选择进城务工,但是也不放弃学习,还是要通过学习,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像无名同学这样家庭经济困难,智力又不算突出的同学不少。他们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高考有朝一日跃过龙门。可是社会观念已经改变,通过高考上大学,或者说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对自己的智力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考虑投资的成本和产出。读大学不只是为了那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既如此,只要能获得知识和技能,哪里在乎是本科还是专科呢?

  记者潘波 高善峰(文中人物为化名)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