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2007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 > 正文

第二节: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07/23 16:32  文都教育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各国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此消彼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得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而且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惟独美国的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到1945年,美国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总量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彻底取代欧洲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这种压倒性的经济优势,使美国奠定了在世界经济领域内的霸主地位。

  

  1.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并凭借资金优势保证了对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控制。“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另一个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制。这就意味着美元成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替代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

  2.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7年10月29日,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该协定旨在逐步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生产、贸易的繁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协定”,形成了一个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体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

  3. 实施马歇尔计划和扶植日本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1948~1951年,美国向西欧16个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同时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联系。此外,“马歇尔计划”使大量美国资本和商品打入了西欧市场,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在亚洲,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对日政策从改造转变为扶植。1949年为日本制定了复兴经济的“道奇路线”,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开放,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领导权。

  4.实行“第四点计划”,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针对广大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该计划的实质是在给亚非拉地区的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的幌子下,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控制不发达国家中的受援国,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政策。

  5.实施两个“安全网”

  美国通过多边或双边的共同军事安全条约体系,在向西欧和日本提供“军事安全网”的同时,还建立了“经济安全网”,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向西方国家提供稳定的美元和自由兑换制度,开放的市场和自由贸易制度以及廉价的石油稳定供应制度。这种做法,既增强了西方盟国的经济安全感,又使西方盟国完全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为了“遏制”二战后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势头,1948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管制对苏联的物资输出。1949年11月12日,在美国的提议下,15个西方国家成立了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封锁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关系的隔绝。l951年8月28日,美国国会又通过《共同防御援助管制法案》,通称“禁运法案”,使得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

  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大大动摇,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有:

  第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为了维持其霸权地位和冷战的需要,负担了沉重的经济援助和军费开支,因此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从60年代初开始不断恶化,国际市场多次出现美元危机。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开始改变经济政策,于1971年8月和1973年3月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自此西方各主要国家的货币同美元的比价,由固定汇率制变为浮动汇率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

  它标志着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德国的马克、日本的日元继美元之后成为国际货币。

  第二,美、欧、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大经济中心确立。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在70年代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的同时,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却得到了高速发展,美国称霸的局面开始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确立。西欧从1951年建立煤钢共同体起步,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日本经济在60年代高速增长,成为美国越来越难对付的竞争对手,到20世纪70年代初,更是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贸易方面,西欧、日本与美国的矛盾和摩擦愈演愈烈。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1985年,美国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1975年举行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战后苏联经济地位的变化。

  由于战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因此战后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到70年代初,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尤其在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美苏战略武器平衡的局面。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相对封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到80年代初,苏联经济陷入了停滞、衰退的境地,1987年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被日本所取代。

  第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60年代中期以后,东亚、拉美崛起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新兴力量,其中的代表包括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国家。但是,进入80年代,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加之发展战略失误等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8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激烈动荡和低速增长的新阶段,迫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开始了经济调整与改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货币供应学派的经济政策取代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对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中国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苏联东欧国家由于改革失误和固有弊端积重难返等原因,使得经济发展一落千丈,有些甚至走向国家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

  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加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政治发生剧烈动荡,两极格局瓦解。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激烈竞争,直接推动着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新格局。

  1.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现有25个成员国。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着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

  值得一提的是, 1999年1月1日欧元的如期启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的竞争格局,从而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000年2月,欧盟首脑会议确定五年发展目标,提出要建立政治联盟,包括外交和安全联盟,使经济集团化发展又向前迈进一步。2004年5月1日,欧盟成为拥有25个成员的国家集团。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美国和加拿大1987年10月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1994年吸收了墨西哥而组成的统一市场。1992年10月,美加墨三国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于1994年5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为整个拉美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为美国成功地将拉美大国墨西哥纳入以自己为龙头的自由贸易体系,无疑为美国同其它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树立了一个典范,增强了这些国家与美国合作的信心。

  3.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民族宗教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别,因此一体化进程显然落后于前两个地区。20世纪6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建立“太平洋共同体”的倡议,但直到80年代末,面对欧洲、美洲等区域经济的发展,经

澳大利亚提议,首次亚太经济合作于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美、加、澳、新、韩、日六国以及东盟参加了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其后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俄罗斯、秘鲁、越南相继正式加入,目前该组织拥有21个成员国。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宗旨是广泛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技术交流。目标是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的协调机构是高层会议,该组织常设秘书处在新加坡。同其他两个组织相比,亚太经合组织有很多独特之处。从发展阶段上看,它仍然属于一个政府间合作的经济论坛;从成员国来看,它包括经济水平不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组织原则上看,它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即在承认多样性的前提下,实行互利、协商一致、自愿、灵活、渐进的原则。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