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成考 > 正文

200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辅导提纲(六)

http://www.sina.com.cn 2006/08/09 16:04  北京安通学校

  第三讲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斗争形式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153)

  1、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二)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153)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要点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53)

  1、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以乡村为中心的认识的转变

  三次城市中心论即三次“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的带来的严重危害(154)

  乡村中心论(154-155)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155)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要点

  1、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5点(156)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56)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3点(15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3点(157)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建设(158)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的原则

  2、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人民军队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生产队

  3、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和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政治、军事、经济民主。

  (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158-159)

  2、人民战争的主要战略战术:4点(159)

  第四讲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一)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即必要性(165-166)

  (三)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中国社会的政治局面极端复杂,中国社会的矛盾也非常复杂(166)

  (四)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4点(166-167)

  二、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

  (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167)

  (三)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68)

  1、对资产阶级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

  2、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策略方针:(168)

  3、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内部找朋友:(168)

  4、领导阶级和政党要实现好自己的领导必备的两个条件(168)

  (四)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对顽固派斗争的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五)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4点(168-169)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一)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169)

  2、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69-170)

  (二)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

  1、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70)

  2、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统一战线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170-171)

  第五讲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175)

  (二)党的自身建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1、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176)

  2、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176)

  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党的思想建设:3点

  (二)、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177)

  2、培育党优良作风(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177-178)

  三、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两个务必(178)

  (二)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考(178-179)

  第六讲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83)

  2、新民主主义的主要矛盾:(183)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83)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183)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84-185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85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成功经验(186)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赎买的可能性:2点(187)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形式: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187)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3点(188)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5、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问题(189)[文革以后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

  第七讲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

  (一)以苏联为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1、正确认识国情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立足点(194)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194)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上述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提出)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4-195)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一)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95)

  1、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理论(195)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①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民主的方法解决)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195)

  3、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96)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及其积极成果(197)

  (一)关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1、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二)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198-199)

  1、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2、关于同各民主党派“长期监督,互相监督”的思想

  3、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三)关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1、关于解决

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一纲四目”(200、291)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毛泽东70年代提出(200)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201)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成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