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中考 > 正文

用“龙”形容备考三阶段 境界各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8 17:24  新浪考试

  大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一为登高望远,建立远大目标阶段;其二为呕心沥血,坚韧不拔追求目标阶段;其三为目标达成,享受智慧快乐阶段。今人也有辑毛泽东词句为三种境界:一为“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二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三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为学境界同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基本相近,但侧重的是追求知识或智慧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对中学生而言,以上三境界同样是求知路途中难得的心灵体验,应该作为自己孜孜追求的至上境界。但求学与备考有相同也有不同,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借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说,辑《易经》“乾”卦成句(第一句略作修改),提出备考过程的三个阶段,供考生参考。

  备考的第一阶段为“潜龙在渊”。此阶段为打基础阶段,备考者如潜龙在渊,尚未到腾飞之时,但需为腾飞做准备,故此时应以修炼为上。此句源于《易经》,《易经·乾》原文为“初九,潜龙勿用。”用船山先生的说法,“伏而不见之谓‘潜’”“‘龙’,阳升而出,阳降而蛰,绝地而游,乘气而变,”又言,“初在地之下,龙之蛰乎地中者也,故曰‘潜龙’”,“初之‘潜’,学圣之功,养晦之时”,“其于学也,则博学不教,内而不出”。此阶段的重点是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潜心”的问题。古语云“潜心向学”,所谓“潜心”就是要力戒浮躁,尤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时,力戒浮躁心态的出现。潜心才能使心神合一,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所谓“内而不出”是也);潜心还可“扩聪”“烛明”,便于知识掌握上的融会贯通,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习得”的问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并不单纯是“死记硬背”,要在学习中摸索规律,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掌握灵活运用的技巧和方法,使自己习有所得,如龙在渊,虽未腾云,却也裕如。

  备考的第二阶段为“见龙在田”。此阶段重在砥砺和总结,通过师友间的砥砺弥补知识准备的缺陷和思路上偏狭;通过总结进一步廓清基本知识的线索和基本概念运用的类型(题型)。此句《易经·乾》原文为“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我们借用此句着意在“见”字,“见”者,无所遮蔽与滞碍之谓也。此阶段的学习继第一阶段后,要让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达到“无所滞碍”的地步,也是知识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化”的阶段。怎样化?一是自己“潜心”地“悟”,二是通过与“大人”(师友)讨论与砥砺。孔子就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的重要。此阶段的目标是要做到“胸中有竹”。

  备考的第三阶段为“飞龙在天”。此阶段为知识运用的自由阶段。原句取用《易经·乾》“九五,飞龙在天。”原以形容王者之象。王船山先生说“惟不舍其健行,一旦自致,故为‘飞’之象焉。豁然一贯而天德全,天佑人助而王业成,”“乾”之精髓在于“自强不息”,也唯有自强不息,方可期“飞龙在天”。备考者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上若进入此等境界,应考自然不成问题,而所谓的心理影响问题更是不屑再说。

  以上三阶段,前两阶段重在实行,大多数的学习者经过努力均可达到,借用宋儒的说法,这两阶段尚属“格物”的过程;而第三阶段重在悟而化,近似“致知”,只有少部分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方可达到。从境界上来说,第一阶段是“自然”境界,第二阶段是“自为”境界,第三阶段才是“自由”境界。用古人解《易》的说法,前两阶段尚在“地位”,只有第三阶段才可达到“天位”(“《易》参三才而两之。初、二,地位;三、四,人位;五、上,天位;其常也。”)。

  更多精彩文章请浏览原作者博客倚窗听雨的BLOG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