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辽宁高一新课改数学:选修课程满足不同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6/08/23 17:58  沈阳晚报

  提到数学,不少学生会认为很抽象离生活较远。新课程改革后,教科书里无论公式、概念还是课后习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教学方式和学习的内容也将随之变化。那么,新课程改革究竟新在哪儿?高一新生们又应怎样适应新教材呢?8月22日,记者采访到了沈阳二中高一数学教师黄睿。黄老师表示,

  课改后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更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增内容看重演算过程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高考将涉及高考必修和选修中的“系列一”(文史类)或“系列二”(理工类)。

  在新版高中数学中,新增加了算法初步的学习项目。黄睿老师告诉记者,与“算法初步”相关的知识以前涉及过,只是没有系统学过,它与计算机编程有些相似,例如以往高中数学常遇到这样的问题:1+2+3+4+……+100=?,学生们可能会通过数列求和的方法得出试题结果,而“算法初步”是要让学生编写出解答这道题的过程,注重的是解题的过程。

  另外,新教材的难度不大。黄老师告诉记者,“新课程标准”选取了作为数学学科中最基础和必备的知识,例如:立体几何等,尽可能放低要求,删减了过于复杂的内容,同时也加大如算法初步等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内容。

  身边例子引出数学概念

  不少学生曾感慨学习数学与生活不“搭边”,也因此学数学兴趣不浓,导致成绩不高。新版数学里值得一提的是,从教科书上的例题、公式到课后练习,问题设置上都是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黄睿老师给记者以高中必修的“函数”问题为例进行说明。“以前,数学讲到函数问题时,通常老师们会给出学生们一个函数公式,然后以例题来证明函数公式正确与否。而现在,我们会给学生们抛出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学生们以此推出和总结出函数的概念。”黄睿老师认为,学生们在通过琢磨后,获知的概念才不容易忘记。其中,生活中很多事都与数学有关系,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较近的例子,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而然提升。

  选修课程满足不同需求

  黄睿老师认为,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各自适合的发展空间。从新教材的知识结构上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里含四个系列,选修文史类学生需要学习系列一,理工类需学系列二。剩下对数学兴趣浓的学生可以选修系列三和系列四的内容,这样数学学习程度就自然有了层次。“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优选和实验设计”和“风险与决策”……记者在新数学教材上看到,这些知识涉及的内容均与生活科技有关。比如,“风险与决策”讲的是个人的求职、采购、投资,对事物进展情况做出决策,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方式采取行动。这些内容均文选修部分,有能力和经历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兴趣、思维培养不能偏废

  新课程改革给老师们带来了新挑战。黄睿老师告诉记者,按照新教材要求数学教学需要用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器,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师们带来新的挑战。

  “作为老师,我认为首先要更新观念,精读《数学课程标准》。教学上要切忌‘穿新鞋,走老路’,学会用新观念授课,既不能延续让学生作题时套用定义和公式,又不能抛弃数学基础知识。”黄老师表示,数学基础不能偏废,不能造成“重过程,轻结论”的错觉,老师不能只顾乐趣,所谓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数学思维。

  虽然科技教学手段走进课堂,不过黄睿老师认为,不应“重课件,轻板书”。电脑可能让学生直观地看懂一幅图形,更好地了解问题。不过,有时候黑板上简单的图形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过多的精美图形,容易使学生只重视知识主体,反而欣赏这些卡通画面。

  学生需要自主适应新教材

  “新教材并不难,一些新知识多数也是角度有所改变而已。”黄睿老师告诉学生们,面对新教材,不必紧张。

  黄老师建议学生们要注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和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也就是说,不能老师讲什么知识,不加思索便全盘接受。另外,有些知识内容不一定非等老师去讲,同学之间最好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着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黄老师表示,学生们当老师给出解题方法时,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解决,达到一题多解,学会举一反三。

  另外,黄老师还建议学生注重表达,这样可以让数学思维更严密。同时,对数学知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研究,去社会实践中调研,从而将数学知识掌握得更灵活、更扎实。(本报记者:丁宁 实习生:于小川)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