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报考:信管专业 信息时代的选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9/07 16:19 《高校招生》 | |||||||||
作者:苏帛 龙富军 转眼之间,大学四年的生活就快结束了。那些或灿烂美丽,或磕磕绊绊的记忆还没有被完全冲刷干净,我赶紧拿出笔,将自己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一点认识、理解和感受记录下来,算是送给学弟学妹们的一点“见面礼”。
当初我之所以选择填报了信管专业,是因为我自己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将来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于是我就糊里糊涂地到了东北大学的这个专业,而且一学就是四年。现在我才知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时,将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统一名称、经过资源整合而得来的,并于1999年出现在部分高校的招生专业中。 大一的生活让人感觉到新奇和轻松。大一开设的专业课也并不多,主要是诸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经济学原理、信息管理概论等一些基础课程。我们的专业偏重于理科,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以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三个方面的知识为平台,构筑成这个专业的基础内核。而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这时的专业课程才逐渐多了起来,此时是专业课学习的“密集期”,财务会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管理学原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检索等专业必修课会开设。而且很多是一些操作性特别强的课,如We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网站建设与web设计。老师一般先给我们介绍一些基本操作,然后留一些练习让我们做,譬如做个“超级链接”什么的。这些课程很有乐趣,就是想一想上完这学期的课就能自己做一个简单的网站,自己就兴奋不已。“我们是不是像IT迈进了一步呢?”又是忍不住大胆的想。但困难同时也出现,毕竟大多数同学在上大学之前缺少对计算机知识的专门训练,像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大多又容易枯燥,晕晕乎乎的要想学懂学透还真是吃力。由于缺乏一定的编程基础,我们课余只好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查阅搜集相关的资料自学。 专业性和实践性结合是我们学习信管专业的一大特点。学习该专业的学子不仅需要拥有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拥有较高的情商,一专多能,以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计算机是我们专业学习的重头戏,也是我们的一个就业方向。所以即使不要求计算机过级,我们在毕业前也大多会考个计算机三级证。 有些同学会担心学习这个专业有没有发展前景,其实,当你学习这个专业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从大方面来说,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祖国的各行各业都力争摆脱管理上的落后,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与实施企业资源规划,进行信息化建设,一大批中小型私营企业走在这个潮流的前列,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也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宝钢,沈阳鼓风集团,东北制药总厂等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信息时代,得人才者得天下。对信息人才的争夺,将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争夺的一大要素。小到一家商店的收款机,大到一个国家的国防安全系统,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各个角落都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其进行信息管理和构建信息系统。信管专业的就业领域广阔,毕业生主要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教育行业等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工作。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由于该专业以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的知识为平台,所以你可以选择先走技术之路,然后再进管理的门,你也可以选择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然后再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即使以后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所改变,选择的余地也将依然非常广阔。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到。而与他们不同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更注重其应用性。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本专业也会广泛涉及到,毕业后要继续深造,就有计算机、软件、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等诸多专业,学习本专业以后都有机会向这些专业纵深发展。比如,东北大学拥有着全国最强之一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有国内的第一个大学科学院、国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惟一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软件中心,再加之东软强力的支持,这些都为信管专业实践能力的增长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援助和实验室资源。 相关资讯 除东北大学外,主要开设院校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