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教师点拨:对高三电学复习的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09/15 17:44  新闻晚报

  电学部分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其分值约占总分的1/3左右。电学部分包括电场与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等重要章节,看起来内容多而复杂,综合复习不再是一章一章的扫描,应与单元复习有区别,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了解“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电学部分考题的难度。

  只有当你知道高考将会考什么、考到什么深度,才能确定你需要复习哪些东西,哪些东西是高一、高二老师为辅导竞赛、拓展视野的内容,哪些“难题”即使不会,也不必在高三研究,“考纲”可以先参考去年的,不必只等06新考纲,“难度问题”可以借鉴华师大出版的“上海卷难度分类解读”,以确保高三复习的针对性。

  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提炼。

  1、研究内容:场(电场、磁场、电磁场)和路(闭合电路)。

  2、研究的角度:力(电场力、安培力)和能(电势能)。

  3、主要定律: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应用工具:电场线、磁感线、特性曲线和示意图。

  第三要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思维过程的反思和回顾,积累解题经验。

  题目做对了自然很开心,但不可做好就算完事,特别是对一些典型的、自己又容易出错的“好题”,虽然答案正确,但自己的思维过程或许是凌乱的,而且记忆又被兴奋冲淡了几分,以后再遇上类似的题目甚至同一道题目时,往往还会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来。所以不论是解得很顺利的、还是多次受阻后突然顿悟的,都应趁题目刚做好、印象还比较深刻时,及时分析、整理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受阻的原因以及顿悟又是怎样产生的。这对发现和纠正思维过程中的错误,积累解题经验很有帮助。

  从历年高考卷来看,其中2/3的试题都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这些试题必须“拿下”,所以对基本概念必须理解透彻。

  例l、如图1所示,一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从A点移到B点,在此过程中可能的是()

  (A)电场力忽小忽大(B)电场力大小不变

  (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变小

  正确选项是(A、B、D),做好后应做如下反思。(1)思维过程:判断电场力,由F=qE知,应从电荷和电场两方面来考虑。当电荷的正负已给定,只要从电场来分析即可。电场可用电场线来描述,而电场线是直线的电场有: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匀强电场,还有正负点电荷连线之间的电场。思维受阻于:一条直线的电场线就是正点电荷或负点电荷周围电场的电场线。

  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和负,应分析电场力与位移间的夹角θ,而电势能的变化由功的正负就可得出。

  (2)总结的经验:以后一看到“一条直线的电场线”就应想到它的电场有四种可能:①正点电荷的电场、②负点电荷的电场、③匀强电场、④正负点电荷连线之间的电场。

  第四,对所谓“难题”不要担忧,要敢于建立物理模型。

  电学部分与各个章节几乎都有联系,如力与平衡、牛顿定律、能量、磁场、稳恒电流等,且结合实际的素材也较多,所以,也容易形成一些综合的“难题”。难题并非难得考生一点都不会,如能耐心分析,其仍然是立足于教材中的所学知识,若能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还是容易解决的。

  例2、大气中存在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离地面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50km以下的大气层看作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km以上的大气则可以看作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高的良导体。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空间存在电场,离地面50km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约4×105V。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同时大气中频繁发生闪电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统计表明,大气中每秒钟平均发生60次闪电,每次闪电带给地球的电荷量平均为30C。以匀强电场为模型,试估算:(1)地球周围恒定的电场强度;(2)近地大气层的电阻率;(3)地球漏电的平均功率。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导体电阻R与导体长度L、横截面积S和电阻率籽的关系式为。

  提醒:这是考查获取、处理信息能力的试题,不要被大量的文字叙述所吓倒,要耐心、仔细地阅读试题。不难发现“以匀强电场为模型”———用匀强电场的公式、“大气则可以看作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高的良导体”和“闪电又对地球充电”———明确电流与走向。

  解析:(1)地球周围恒定的电场强度

  (2)大气中每次闪电的平均电流

  大气层的总电阻(3)地球漏电的平均功率

  另外,实验电路的设计也是重要考点,应重视实验研究方法的积累与能力的迁移。

  作者: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严明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新闻晚报·升学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