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英语考试 > 正文

口试及主观题成新托福主角 考生需练应用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09/25 15:53  新京报

口试及主观题成新托福主角考生需练应用能力
新托福难度的增加致使很多学生连夜排队赶搭旧托福末班车。资料图片

口试及主观题成新托福主角考生需练应用能力
年内还有18次新托福考试,学生从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资料图片

  专家指出,应对托福网考要在搜集北美课堂材料、把握听读文章主题上下工夫

  首场新托福网考于9月15日举行,据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消息,中国共有400多人参加首次托福网考,目前已经开放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和成都6个城市的19个考场(其中北京4个考场),考试结束约15个工作日后,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成绩。

  与以往一年5次的托福纸考不同,截至2006年底,托福网考还将安排18次考试,明年考试次数在30至40次之间。据悉,新托福网考后,部分考生对考试形式尚不熟悉,持观望态度,因而10月托福网考的名额还未报满。

  专门从事新托福培训的北京

新东方学校和北京新航道学校的专家提醒,托福考试的最大变化是增加口语测试,考生应努力提高在真实学术语言环境中的英语水平。

  -背景分析

  通过口语测试增加托福信度

  北京新东方学校北美考试项目主任张洪伟告诉记者,新托福考试于2005年9月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一些国家推出,2006年9月在中国正式实施。新托福考试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英语理解、应用和交际能力,并采用国际互联网方式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四部分,与纸考相比,其最大变化是增加了口语测试,采用整体评分的科学评分体系和取自于真实学术语言环境的语料库。新托福强化了考生在实际的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学术语言应用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演讲和讨论、小组讨论、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全面测评。

  北京新航道学校副校长李传伟表示,托福考试改革一方面是因为旧托福考试难以检测学生的真实英语能力,考生通过大量练习,能够在旧托福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出国

留学后,仍会因口语不过关带来生活交流和课堂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语言考试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美国院校逐渐对旧托福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产生质疑。因此,为了更好反映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提高学生在出国后的语言适应能力,托福考试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口语测试,以便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

  -变化解读

  在真实语境中交流成重点

  ●胡敏,北京新航道学校校长

  与旧托福相比,新托福将运用更实际的方法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参与北美大学学术学习的各方面能力。

  新托福考试在难度上有所增加,对考生来说却有较大益处。听力中增加的美国俚语、“言外之意”对话、融合听读的综合写作,都是为了培养考生的综合交际能力。

  从总体情况看,新托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取消语法,新增口语

  新托福取消了语法部分(LanguageStructure),新增了口试部分(Speaking)。语法部分比较容易通过数月的应试指导取得高分,取消了语法部分将减小应试指导对托福总成绩的影响。

  在新托福中,对考生语法能力的考核将体现在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试上,即听、说、读、写四方面,其中口语和写作测试更能直接反映考生的语法水平。

  听力要听懂整段对话

  新托福对考生的听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托福对听力的测试已不仅仅停留于解答客观选择题的层面,而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全文并进行归纳、总结。由于新托福采用网考方式答题,因此考生无法在听力开始之前浏览问题,也无法在听录音时确定“重点”部分进行猜测,而需要听懂整段对话或课堂讲座。

  另外,在口试和写作部分,考生不仅需要听懂整段对话,而且需要归纳出所听内容的中心思想和论证思路后,才能完成题目。

  素材取自真实学术环境

  新托福考试语言素材都取自真实的学术语言环境,内容主要集中在国际学生通常在北美留学时选择的商务管理、教育研究、人文科学、工程设计、自然科学和社会研究六大学科上,但不要求考生有特殊的个人专业学习背景,其题型设计就是要使中等以上学生能够听、说,能够理解各种话题。

  话题难度和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语言环境相当。

  主观题比重大幅上升

  在新托福中,更加强调主观题,并把语言或观点的表达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客观选择题和是非题已退居次席。这种改变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在真实学术环境中交流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考试时,学生会先读一段文字,听一段与其内容相关的片断,再就听到的内容进行写作;或者先听一段校园对话,提炼并总结内容,再回答问题。以前简单地选出正确答案的考试方法已被新托福淘汰。

  采用整体评分原则

  在新托福中,主观题型采用整体评分原则,口语考试成绩的评分标准从0分到4分,共分五个档次。在整个口语测试中,测评标准不是考查学生是否有地道的英语口音,而是更加看重考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包括考生对话题的展开层面、口语的流利程度、发音的清晰度和回答内容与话题的切合程度。

  -备考方案

  听读有关北美课堂的网上材料

  ●李传伟,北京新航道学校副校长

  准备新托福考试,考生首先应了解新托福网考的总体结构。新托福考试的时间为4个小时,总分120分。其中,听力为60至90分钟,分值30分,有4篇至6篇教学片断,包括含6个问题的课堂讨论(每篇3至5分钟),含5个问题的对话(每段3分钟);口语为20分钟,分值30分,包含2个针对某话题阐述观点的独立试题和4个口语表述综合试题;阅读为60至100分钟,分值30分,包括3至5篇700个单词左右的学术文章,每篇12至14个问题;写作为50分钟,分值30分,包含20分钟的综合试题和30分钟的独立试题。

  听力 训练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新托福听力取消了短对话,试题由两篇较长的校园情景对话和4篇课堂演讲组成。播放录音时,电脑屏幕上会显示与语音内容相关的图片,考生可以做笔记,一些信息量较大的段落可以根据指示重听。

  新托福的长对话和课堂学术性演讲模拟国外高校课堂内容,重在考查考生的整体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平时练习中,不必拘泥于题目的对错,也不要在没听清楚的单词或句子上浪费时间,而应着重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建议基础较好的考生平时坚持听英语广播,重在练习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考试中应注意多次出现的内容和表示原因与转折关系的关键词。

  口语 对着镜子和录音机练习

  新托福口语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成绩不会受主观印象影响。但对考生来说,没有肢体语言的辅助,完全靠语言能力去应付考试,对口语实际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复习时,考生应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包括收听英文频道节目,在听材料时有意识地跟说英语,也可上网与北美人士交流。虽说新托福口语主要考查交际能力,但语音、语调和重音都会影响成绩,因此建议考生在练习时对着镜子或录音机说话,力图达到自然流畅的程度。

  阅读 上网浏览美国著名杂志

  新托福阅读试题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商务和艺术方面的,备考时应尽可能从报刊、杂志、教科书中多读这些题材的文章。

  建议考生登录Time,Newsweek,NewYorker等著名杂志、报刊的网站进行搜索和阅读,可以先从喜爱的内容着手,培养兴趣,享受英文阅读的快乐。

  写作 训练边听边笔记的能力

  新托福要求考生在1小时内写2篇文章。第一篇与旧托福的议论文很相似,第二篇要求考生先阅读一篇文章,听与之相关的课堂演讲后,在20分钟内迅速总结出演讲中谈到的论点和论据。这篇文章相当于文摘,考生不需要阐述观点。

  为应付这种考试形式,考生应在考前大量练习学术英语听力材料,包括大学课堂讲座、记录片、电视教育节目及有深度的新闻节目,并且边听边训练做笔记的能力。

  开始时,不一定要每句话都记下来,而是要学会瞬间抓住文章和句子的大意及主题,用联想的方式提前预测文章走向,并要进行简单记录。此外,要注意扩大词汇量,多练习衔接词,让文章连贯、流畅。

  -应试提醒

  早到考场有优势

  ●熟悉机考屏幕和操作键。

  ●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符号。

  ●口语测试不使用语气词。

  ●不用文中原句答主观题。

  ●张洪伟,北京新东方学校北美考试项目主任对于考生来说,熟悉考试流程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前提,这要求考生做好考前准备,掌握考试题型和解题方法。

  考生在考前30分钟必须到达考场,建议尽早赶到考场,因为考生的开考时间并不完全一样,先办完手续的考生可以先考试,后到的考生容易受到干扰。

  在阅读测试中,文章长度明显比老托福增加,要控制好阅读时间,阅读部分考查单词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考生应在词汇量上下工夫。此外,要熟悉新托福的机考屏幕,并熟练运用操作键。

  进行听力测试时,考生的读题准备时间很短,应迅速记下所听内容的要点。更重要的是,考生要学会做笔记,通过平时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和记忆符号。在进行口语测试时,考生要正对话筒答题,发音要清晰,语速要正常,尽量不使用语气词。另外,在写作部分,考生要依据阅读和听力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全面回答问题,而不能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原句。(记者:姚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托福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