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新方案仍存争议 挖教师潮初现端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9/26 16:51 扬子晚报 | |||||||||
王斌泰南京调研向校长答疑 昨天,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等人就2008年高考方案在南京市进行调研,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学校长参与会议。会上,不少校长对新高考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王斌泰厅长一一进行了回复。
困惑:方案实际操作上有难度 新方案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的4月7日、8日、9日。南京一中吴晓茅校长说,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考试结束后,离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的考试还有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只剩下了语数外。学校每天的课时为8节或9节,每个老师教2个班,到了最后两个月,语数外老师每天要上6-8节课,而别的老师却没有课上。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能否进行调整,把高二4月考的调到高二学期末,把高三4月考的调到高考同时进行?金陵中学校长丁强说,从4月上旬结束考试到7月5日正式放假有近3个月的时间,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二三十名老师的工作如何安排?对此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志平说,制定高考方案的出发点是考生利益第一,而不是学校利益第一,这样的安排对考生是有利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课程在年底结束,4月份考试既让学生有了复习时间,又使学校安排老师有了一个缓冲。其实这些科目年底就能安排考试,如果这样的话,学校面临的安排老师压力会大。就是说,这个问题学校是无可避免一定要面对的。至于最后一阶段的课程安排,为什么只上语数外3门呢?体育、艺术等课程都可以上,没有哪个要求最后两个月只能上语数外。吴晓茅校长说,单从学校来讲,最后两个月本来也可以只上半天课,或者开设体育、艺术等课程,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却不允许学校这样做,家长会答应吗?社会能认可吗? 王斌泰厅长回复:学业考查科目考试时间到底怎么安排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可以研究。即使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建议更改的时间也不一致。最后到底定在什么时间,我们会继续调研,最后取一个最有利于考生的方案。 质疑:新方案对理科重视不够? 有校长认为,新方案对理科重视程度不够。南京五中的郑明远校长认为,物理、化学由算分数改为看等级,看起来是弱化了理化的作用,实质上却是提升了理化的地位。过去是看总分,而总分高的考生理化未必就很好。新方案改变了这种状态,名牌高校相应专业录取时,肯定会对理化的等级提出高要求。十三中校长王军说,不能说理化不算总分就弱化了理化,更不能说不考理化就培养不出院士了。过去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为了培养院士、精英过分强调了理化,把负担强加到了所有学生的头上。而现在的高等教育是大众教育,不能再把培养精英建立在增加所有学生压力的基础上。作为中学校长,他的切肤之痛就是学生负担太重。 王斌泰厅长回复:语数外3门有2门文科,并不意味着对文科生有利,我们曾把近3年的江苏省高考语数外成绩作过比较,结果发现外语好的数学一般都好,而语文却不一定好。其实外语和理科的相关度更大,学生想在理科方向有很深的造诣,必须学习和研究国外的先进科技,而从事文科工作对外语的要求相对较低。正如郑明远校长所说,新方案理科并非弱化,而是强化了。外语占了统考科目的1/3,是完全需要的。江苏是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国际交流和交往非常多,掌握一门外语对学生将来就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肯定:新方案推进素质教育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也可认为,新方案的价值取向更加关注人的培养和发展,而不是升学。但任何方案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个体的需要,不可能包容每一个偶然性问题,也没有必要这样。我们不能指望新方案一出来就能解决基础教育所有的问题,而应希望新方案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南京市招生办主任刘安康认为,新方案很好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分散考试、等级计分很好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新方案与老方案实现了比较好的过渡和衔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命题时,应考虑到区分度和公平问题。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肖林元说,新方案很好地平衡了推进课改、学生减负、高校选拔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的框架非常好。但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往届生学科考查科目等级的转换问题、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南大附中校长苏逸民说,对新方案的最大感受是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它改变了以往的计分方法,给更多的学生创造了机会。尤其对于我们这类普通高中来说,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应考,上线群体可能会放大。 王斌泰厅长回复:其实社会的信誉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方案的复杂程度。因为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所有考试都必须由省里组织统考、统一阅卷。如果社会的信誉度很高,将一些工作在各市、甚至各学校就完成,新方案可以更简单。 张琳 增减科目要衔接课改 北京25日电 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方案出台,将只考语、数、外三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对此,教育部官员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个省改革方案根据自身的情况内容可能不一样,会增加科目或减少一些科目,但是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要和高中课程改革衔接。 据了解,今年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区,这四个省区已经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已经批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特别强调,这四个省区都注重了改革与高中课改的衔接,这是教育部高考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求高考改革必须要和高中课程改革衔接起来。通过高考来发挥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指挥棒的作用。 王旭明表示,中国实行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了有几年的时间,高中课程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高中课程改革了,课程的改革必须要和高考的改革一致,才能够使课程改革全面顺利地实施。 新方案引发震荡 学校抢先挖老师 本报讯 2008年高考方案虽然尚处于公示阶段,但在中学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一位校长甚至断言新方案将引发新一轮语、数、外教师大流动。 挖教师潮初现端倪 苏北一所名校的校长告诉记者,根据新方案,现有的语数外教师明显不足,因为可以预见,为了在高考中获得竞争力,学校会投入所有力量主攻这三门,安排一个老师带一个班,那就意味着人手不够,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又会出现相对过剩,教师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一些苏南学校的校长已经开始着手到苏北一些城市挖老师了,尤其是骨干教师。同样,他们在“挖”别人的同时,自己学校的骨干也面临被人“挖”,目前正在着手提高老师待遇,想方设法稳定自己的队伍。这位校长担心的是,新方案的实施会导致苏北地区本来缺外语教师的情况更为严重。 学校调整科目课时 在南京一所重点中学,记者了解到,物理、化学等过去几乎和主课占同样分量的课时已经缩减到了原来的一半。语文、数学、外语一周调整到6节,这种调整的确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明年4月8日、9日高二学生将迎来首次学业水平测试,过去常被学校认为走过场的技术科目(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也位列其中,虽然具体考查内容尚不明确,但要求会比过去高得多。于是一些学校已经着手加强计算机房的建设。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毕竟是第一次“洗牌”,不敢不重视。 英语家教老师骤热 高考方案变化的同时带来的是家教市场的变化。记者了解到,很多偏理科的学生家长非常着急,怕孩子在新高考中吃亏,于是决定开始狠补弱项,而英语是其中最热的一科。一位姓李的家长告诉记者,外面要到校外上培训班,可到培训班一看,这学期开学以来,报名人数骤升的就是高中外语学科。一位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说,语数外老师的分量更重了是好事,但压力也更大了,最后几个月全盯着这三科,老师怎么过呀! (张琳) 读者继续在本报网上热议新高考 新高考方案公示后,引起广大考生、家长的热烈关注。本报这几天每天都刊登反映各界的看法,到昨天下午5时,本报网上的留言已多达6000多条,而上网的浏览人数每天都在20万以上。记者在浏览这些意见时,充分感受到读者对2008年的高考到底怎么考,十分关注,许多人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建议。 数理化拔尖的考生最不利 记者注意到,对于理化不纳入统考,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 一位网名叫“昌盛”的读者留言:“这个方案有很多弊端,语外平平而数理化拔尖的学生,他们本可以上一流的大学如今只能上二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都被那些数理化平平而语外突出的学生所占据,这一部分女生占了较大优势。”另一位网民说:“这样理工本科的质量堪忧。”不少家长也反映了这一看法。“南通一家长”提问:“江苏2008年考试模式,将理化这类事关‘第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学科,用几个等次做模糊处理,而以语数外这些工具性学科的考分划定录取分数线,这是否科学?”家长不无担忧地说,这种方案有可能会损害到科技创新的发展,不利高校对人才的选拔。 是否减负仍争议不一 一位署名“苏南仔”的网民说:“新方案好啊,推进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另一位网民说:“全科都考,每考一科,要花很多精力,分期考试,同样要花时间和精力,一科也不能丢,这是加负还是减负?”一位署名“一民”的人说:“根据方案,明年4月8日选政治历史的考生一天要考4门课!请测算一下:上午8:30考到11:45,吃过饭大概已经12:30了,13:00左右就要往考场赶,中午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学生一天要面对四门高考科目,其压力可想而知,因为这四门课的成绩等次会直接关系到今后选报什么学校。建议每半天考一门,让学生有一个调整的时间,也便于学生减负。” 一名“老师”也说:“新方案并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哪怕只考一门,负担也是一样的大,从现在的教育实践看,为了追求分数,学习的很多时候就是多次重复做同样的题目,四五遍甚至七八遍,而考试科目少了,每一分就更加重要,其结果是一道题甚至要做十几遍,这有利于减轻负担?” 苏北英语师资缺乏令人忧 一名从事20多年教学的涟水县中学嵇道龙老师认为,新考案的制定忽略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配置的不公平,尤其在两语教学上尤为严重,目前农村小学几乎开不了英语课,也很难找到一个能将汉语拼音完全读准的语文老师。在新考案的可操作性上,问题最为突出,从高考的时间安排上较以往复杂了许多,三次考试,战线太长,学生在前后一年的时间里经受三次沉重的心理压力,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是一线的老师、不是考生家长、不是考生本人很难体会得到。 一位“苏北家长”称,“新方案有创新创意,但作为参加2008年高考的苏北学生家长,最关心的是苏北农村英语师资严重缺乏,总体素质不高,学生英语的听、写、说能力都较差,而高考新方案英语成绩比重由原来的五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一,这对苏北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学的考生不公平。”另一位网民则担心本身就不充裕的苏北英语师资被抢走,副科老师要转行,可是再变下一个方案时,物理化学教师又没有了!(孙为立 龚学明)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