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正文

高考信息泛滥缺乏监管措施 家长患上恐“高”症

http://www.sina.com.cn 2006/09/27 10:40  贵州商报

  本报关于“高考报告会”的连续报道引起贵阳教育局的高度重视,该局表示将严查此事。昨日贵阳市民江先生、马先生等许多家长致电本报表示支持和感谢。同时他们还告诉记者,借高考进行赢利性经营的网站已经泛滥成灾,一些“过来人”的家长也给记者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高考经济”。

  高考网站全国泛滥

  虽然教育部有明确要求,严禁以个人名义发布针对高考的各种推测、指导及有关信息,不得进行高考炒作,禁止借高考进行赢利性经营。但是高考网站还是泛滥成灾,许多连经营许可证都没有的网站,却以“高考”作为卖点,在网上卖资料、办培训班、开展收费服务等赢利活动。其中有一些网站在网上比权威、比影响、比专业。“2007年———翱翔高考网”自称该网站是“中国最专业的高考信息网”,而“中国教育在线”则称自己是“中国最权威高考专业网站”。可是记者看到的许多高考资讯均是转自其他网站。高考网站大多不是教育主管部门主办,而是计算机公司或者个人所办,有的网站信息甚至连属于哪个单位都无法看出。

  在一个叫“全品高考网”的网站上记者看到,这个号称“千所名校万余名师联袂打造”的“中国第一个高考教学专业化网站”,在首页顶端还有专门的“帐户充值”,而且站内还开展了卖资料、收会员费、招聘联络员等赢利活动,可是该站竟然只是ICP备案的网站。一些人甚至就是以开“高考网站”、开“高考报告会”卖资料为业。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搜索“高考网”出现了相关网页4710000个,而雅虎中文也搜索到了227000多项。“最权威”、“最专业”的高考网站以及像“中国教育开发网”、“中国高考在线网”这样面向全“中国”的网站不计其数,让人无法分清究竟哪个更权威,哪个更专业。贵阳某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李同学告诉记者,在上网时一查查到这样多网站,把人都查晕了。而一位家长则说:“我们遇到的网站都是‘最权威’、都是‘最专业’,我们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个网站了。”

  对此,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告诉记者:“这些铺天盖地的高考信息把教育主管部门要发出的信息给淹没了,使得一些家长不能及时、准确的知道真正权威的考试信息。搞高考网站不是不行,但是要有个规范,不能让这些网站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把高考信息搞成一个乱糟糟的‘市场’。高考网站如此泛滥,需要有力的监管、规范,使得高考网站合法有序。”

  家长患上恐“高”症

  昨日上午,家住小十字的家长白先生致电本报热线6757777,给记者讲述了他在去年儿子高考时所经历的恐“高”症。据白先生介绍,自从2005年9月至今年9月,他为儿子的高考花掉了两万多元。白先生说,去年儿子参加高考,由于自己以前没有怎么读书,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希望他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他们夫妇对儿子也是倍加呵护,别人有的,一定要给儿子买。看到一则广告说一种学习机对学英语有很大帮助时,就花了3000多元去买,而买资料、买抗疲劳的

保健品等等花下来也是几千。有时家里太吵,还要去宾馆给孩子找一间安静的房间,考后要请“
状元
酒”,这样下来,一两万块就不见了。

  “我非常同情现在的高考学生家长,看到你们的报道后,我仿佛回到了去年的那个紧张阶段,每天都要在一些广告中去寻找对孩子有用的东西,想起来都有些害怕。”白先生有些激动地说。

  而高三考生家长吴女士则告诉记者:“现在我对一些关于高考的资料、保健品等很过敏,因为有些商家就是抓住高三学生家长的心理来赚钱,他们的宣传吹得让我都觉得不敢相信。但有时候又想,其他孩子都用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用就会差人家半截,所以还是狠心买下来。”

  据了解,临近高考,各类保健品营养品、辅导书、电子教材、作弊工具等都“策划得法”、“市场定位”准确,通过掌握家长心理,用各种营销手段,从莘莘学子鲤鱼跳龙门的“黄金时期”获得高额利润。

  采访中,一些家长告诉记者,现代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未来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命运,而孩子的职业、将来的前途与他高考的分数和所进的学校挂钩,这使得他们在高考前会表现出严重的心理焦虑。

  教育专家:不要迷信网站

  对开办“高考报告会”来卖资料、高考网站全国泛滥、部分家长在孩子高考时表现出心理焦虑等情况,记者采访了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副院长蓝东兴教授。蓝教授认为,像本报报道的这种名为开办“高考报告会”实为卖几百块钱的资料的例子很多,这些人是夸大了志愿报考对高考的重要性。考生首先应该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在报考时才有信心去填好志愿。对于现在出现的许多高考网站,家长也不要去盲目的相信,应该是多向教育主管部门咨询,在遇到一些关于高考自己无法拿把握的问题时,及时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老师沟通。

  而对于“高考经济”日渐红火的现象,蓝教授说,我们应该看到,“高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就是教育体制问题。教育的精英路线,加重了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上好大学的“责任感”和“意识”,而社会对劳动尊卑贵贱的划分,以及就业招聘“唯学历论”,反过来又增加了家长的“精英情结”。大家应该转变精英教育的观念,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高考。(作者:吴华 苏江元)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