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自考 > 正文

价值系统 向近代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10/09 12:03  自考365.COM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这一章的内容简直象哲学,太抽象,很难抓住重点。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2、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

  3、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4、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7、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8、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 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节 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

  5、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6、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第四节 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1、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3、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

  4、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这一章是一个历史性章节,对历史的发展脉络首先要清楚。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1、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一系列变化,但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没有发生过文化危机。

  2、从广义文化视角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

  3、鸦片战争所引起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从这时起,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

  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它主持编译的《四州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5、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命题。它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6、此外于近代编译的介绍西方的书还有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的《朔方备乘》,梁廷极的《海国四说》等。

  7、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局限于物质文明,而且主要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

  1、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的三个阶段。近代化的动因是民族危机引发文化危机,进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

  2、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3、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于1861年写成《校分庐抗议》,论述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处理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业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

  4、西技就是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

  5、西政,即西方的政治制度。

  6、从1895年起,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启蒙宣传。维新派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启蒙运动是真正有近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7、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其文化宣传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其领袖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8、严复于1898年出版《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9、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10、在制度层面变革中国文化的要求和努力主要发生于20世纪初年,即辛亥革命准备时期。

  11、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变革进入观念层面近代化的阶段。

  12、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13、个性主义是鼓吹在中国伦常基础上进行富民强国之术的理论。

  14、新文化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的兴起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也从旧民主主义文化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1、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思想等。

  2、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富有活力,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如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

  3、围绕如何发展近代文化,先后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

  4、中体西用论主张西方的物质文化为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体,用为体服务。这一论点的作用一是引进西学;二是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5、中国本位文化于1935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以中国的现实需要为标准来取舍中西文化。

  6、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者是胡适。他过分强调文化的整合性。

  7、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才是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8、民族的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它必须为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首要任务,即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二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当具有民族性,包括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交流中国的民族主体意识。

  9、科学的文化,一是指内容是科学的;二是指方法是科学的。

  10、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

  这一章还是要重点把握的。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1、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双百方针的有效贯彻等方面。

  2、在探索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摧残、毁灭文化的非理性运动。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

  3、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过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做法,出现了错误批判电影《武训传》进而批判胡适、胡风、梁漱溟;出现过错误批判“综合经济基础论”

  和“合二为一”论。

  4、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第二节 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十余年的文化研究热潮,一般称之为80年代的“文化热”。

  2、文化研讨实质上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变革在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层面上的必然反映。

  3、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文革及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给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二是它的广泛性,是一次全民关注、参与的综合性研讨;三是它的世界性,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的研究。(简记:广现世)

  4、80年代的文化热带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5、80年代文化热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主要有: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复兴儒学论;西体中用论;新启蒙论等。

  6、彻底重组论立足于20世纪末期来审视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其在总体上已一无足取,必须“进行彻底的反传统”。持此论者多为一些青年学者。

  7、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

  8、80年代文化讨论中三个最主要的思想派别是: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派、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派。

  第三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2、早年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人有: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徐光启、哲学家方以智、史学家万斯同等。

  3、会通超胜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蔡元培、李大钊、恽代英等。

  4、毛泽东主张,用“古今中外法”研究文化,即在古今关系上做到古为今用;在中外关系上做到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洋为中用。

  5、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6、文化学上的认同与适应是一对矛盾,也就是一个民族,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

  7、任何民族都有其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8、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才能更新发展,因此说外部挑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9、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机制和历史上长期的领先地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

  10、要坚持古今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这是建立在对文化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

  11、综合创新论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12、文化要素构成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构成文化系统。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去。认识到这种关系,是我们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的关键。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2001年江苏卷考论述题一条: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

[上一页] [1] [2] [3]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