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正文

热点讨论:异性“研友”你找不找

http://www.sina.com.cn 2006/10/10 12:13  中国青年

  作者:亓昕

  新闻背景: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考研一族中盛行征求异性研友,可“优势互补,合作双赢”。记者随机在大学生中调查发现,对于别人找异性研友,赞成者或无所谓者居多;自己是否找异性研友,则表示要认真考虑。

  异性研友真的能起到互相激励彼此督促的作用吗?在寻找异性研友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把握的呢?

  记者:您怎么评价这种做法?

  曲伟杰:寻找研友表达了考研大军的一种内心需求,特别是对异性学友的需求,这种需求在青春期就有,但多数被外界制约着,或者被自我压抑着,到考研时大家已是青年人,把这种需求明示出来其实是很自然的,很真实的,也是很健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求研友是网络时代很创新的学习型异性交往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很现代很勇敢的。

  记者:确实能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目的吗?

  曲伟杰:研友或恋人或夫妻都一样,要看双方是否默契,而不在这件事本身。真实情况是:1.有的人由于有了研友光执迷于研究友情,忽略了研究学问,效果反不如孤军作战。2.有的人自己学习有气无力,有了研友动力十足,考试结果,比翼齐飞。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真实动机和学习行为的把握。研友之交很像兵法,套路就是那些,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如果目的和行动都无损于双方和他人,考研有友当然好。寻常生活都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十几年寒窗后的考研呢。

  记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在学习上异性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吗?

  曲伟杰:从心理学角度讲,异性在学习行为中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激励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对大多数人都有激励作用。首先,人们愿意在异性面前表现出更高的智慧、更美的气质、更善良宽广的胸怀和更坚韧不拔的品格;其次,人们愿意给自己欣赏的异性以积极关注、正向支持;异性之间也愿意相互欣赏对方的奋斗成果。

  当然,如果一个人缺乏异性交往的指导和训练,缺少交往的纯正动机,缺少在交往中把握自身的能力,研友之间也会相互涣散动力和斗志甚至在情感摩擦、关系纠葛中走向初衷的反面,结果不是比翼齐飞,而是学习和做人双双落马。在这方面,异性的反激励作用也会远远超过同性。因此,研友和许多关系一样都有他的双面性甚至多面性,好好把握才是重中之重。

  记者:对于要征研友的学生,您有何建议?

  曲伟杰:考研是一场失败率很高的风险投资。竞争过程中,孤独感、焦灼感、郁闷感等负性情感不仅会加大失败的风险,而且有可能损害其情商。健康的异性交往不仅对考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对考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滋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如果一个学生要征研友,建议其做到“三防”“三化”。

  一防盲从。有人谈恋爱是因为看到同学都有恋人;有人征研友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征研友。形式上和别人一样在走自己的路,内心里从未明确自己路在何方。也许什么都没比别人少,扪心自问时,总是千古不变的感受:一无所有。研友可以征,如果这是自己真实的和成长的需求。

  二防忘本。如果寻找研友的真实目的真是为了考研,那就要吾日三省吾身:“我促进研友考研了吗?我考研的动力因研友而增强了吗?我和研友因为合作而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直指目标了吗?”离开这几大问题,研友很容易转向研究考研以外的问题,甚至最终忘掉初衷、淘汰出局。

  三防陷阱。有人断言研友不会见光死,其实未必。如果对方挖井我方未防,怎么会见光不死呢?如果对方不防而我方设陷,又怎么能对方死了我方活呢?人际关系是力学,一人入井必是两败俱伤。作为成年人,不论是交研友还是交网友还是交任何友,保持恰当的警觉其实是智商、情商和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所谓三化:一是研友模式个性化。有人同性研友效果最佳,有人异性研友效果最佳。学习和考研的结果是检验研友的核心标准。只有让研友模式符合自己和对方的个性才能达到互补与双赢的真实目的。

  再有是研友观念多元化。

  既然是研友,相互促进学习和考研就是唯一的必要条件。不去计较对方的各种缺点、弱点和不足,更不要求对方在考研以外的事上和自己保持一致。越是相互允许观念上的多元化,越能促进合作考研的一元化。

  其次是行为步骤目的化。

  异性有太多的美好容易相互吸引,研友的价值在于把万千吸引转化为考研的行动。不论感觉的想像的是什么,只管把行动集中在学习计划上。这样既能避免内心的无尽冲突,又能把考研的目的写在行动上。待到考研结束时,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成绩,还有更加坚韧的意志以及无怨无悔的战友。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