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英语考试 > 正文

考场心得:10月15日新托福考试详细回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10/16 16:27  北京新航道学校

  来源:北京新航道学校学员

  10月15日上午8点,我参加了ETS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举办的第三次托福IBT考试。首先讲一下总体的考场感觉。经过前两次托福考试的锻炼,监考人员明显更有经验,考场秩序良好,没有出现第一次考试时的混乱无序状况。这里有几点是要提醒广大考友,各考点对于证件的具体要求在操作上会略有不同。虽然有的考友反映在天津考区参加托福IBT考试时,检查了一下身份证便顺利进入考场,但是在北京考区,考生的证件检查程序显然更为严格,有不少考生仅携带了个人身份证,却因为证件不符合要求被拒
绝进入考场。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

  1、最好携带个人身份证以及个人护照(护照在持照人签名档上最好有本人签名),至少要挟代有本人签名的个人护照,暂时没有个人护照的考生,可以携带个人身份证、驾驶证、军官证或者当地政府出具的有本人照片和姓名的带政府公章的证明文件,而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至于错失了考试的机会(考试当天如因证件不齐而要求改变考试日期是不被允许的)。

  2、在考试正式开始之前,考生会有机会对麦克风说话(描述自己所在的城市)来调节麦克风的音量。当麦克风出现设备故障,无法感知考生的声音,或者由于考生音量太小以至于无法在机器上留下声音记录时,屏幕上会出现提示,告诉考生因为考生的声音无法记录,问考生是否要中断考试,有的考生误选了中断,那么考试就会中断,考生既不会看到考题,也不会得到分数,在此强烈建议广大考生朋友,在碰到异常情况时,一定要举手召唤监考老师,并在指导下进行操作。

  3、建议每位考生随身携带一支黑色签字笔。虽然考试规则明确禁止考生携带自己的笔进入考场,但是在考场外的休息室里每个考生都被要求填一份保密协议,没有携带黑色签字笔的同学可能会遇到很多不便,影响考试情绪。

  考试中,我首先碰到的是阅读部分,题目构成是1+2+2的形式,共5篇阅读理解文章,三个SECTION。第一篇阅读理解是关于蝙蝠身上的寄生虫的,该片文章开头就指出蝙蝠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蝙蝠群居的习性一方面可以相互用身体取暖,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小的蝙蝠学习如何进行捕食;第二段指出,由于蝙蝠习惯于大规模的群居生活,并且他们选择的群居场所年复一年,总不改变,这就为很多的寄生虫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寄生环境,并且蝙蝠并不像猴子那样彼此为对方疏理皮肤,这就使得寄生在蝙蝠群落中的寄生虫获得了更为有利的寄生环境;最后一段甚至还提到由于蝙蝠的这种适合被寄生性,有些寄生虫的生存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拼命繁殖后代,因为每一个出生的后代都有充足的营养来源,所以基本都能存活。

  第二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城市的起源的。这篇文章相对较为容易,里面提到了灌溉技术、商业和安全的需要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都可能是城市形成的原因,但是同时又有可能是城市形成的结果。秉承托福文章在历史题材上的一贯的折中风格(这是托福阅读课中老师反复强调过的),这篇文章最终也没有指出究竟三个因素在城市的形成中哪一个更为重要。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经济的几个历史阶段。提到了从渔猎时代、农耕时代,到犁的出现,到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在各个阶段不同的生产形式、各自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四篇文章也秉承了袁昊老师在阅读课上分析过的ETS在托福文章中的一贯套路,即:凡涉及到非白人主流的历史题材,一定会出现该民族的文化、艺术和宗教。本文是关于苏美尔人的文明如何由盛而衰,并且在历史上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的。科学家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几处被盗掘的坟墓来了解苏美尔人当年文化艺术的盛况。最后还提到了苏美尔人的神。

  第五篇文章是关于自然选择的。本篇文章的内容再次印证了托福文章固有套路,即:达尔文的观点一旦被提及,基本都是被批驳。本文中提到,达尔文一直认为自然选择的过程会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以至于没有人能够完整地观察到自然选择的过程。事实上,有科学家用11年时间观察到自然选择对一种鱼发生影响的过程,另外一些科学家则发现了自然选择对一种大嘴鸟的影响过程。

  听力部分碰到了两个SECTION,共六篇文章。内容涉及到化石花,滑坡的原因等。口语部分仍然是六道小题,题型分布与新托福官方指南给出的样题基本一致。

  独立写作部分是关于知识更重要还是创造能力更重要的一个话题。综合写作部分是关于美国药检制度的缺点。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托福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