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透视:公务员报考趋热避冷 别有原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0/27 10:59 红网 | |||||||||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有关公务员招考情况的报道也大肆宣扬在各大媒体上。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要数早前在报考岗位上出现的趋热避冷现象。媒体们纷纷披露一些应考者争相竞争要害部门和职位,如中央办工厅等职位,出现了几千人争考一个岗位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媒体竞相发表评论,并指责报考风气的庸俗化、功利化,迁就到国家公务员机制的弊端上来。可以说,真有点捕风捉影,浮想联翩了。
面对公务员的铁饭碗制度和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待遇、地位的诱惑,一些报考者选择热门职位自是情理之中。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正反映了一个人的进取心。当然,过分地跟风也会导致考试情形的异化,出现功利化、浮躁心态。但公正而实际地看,公务员报考之所以出现趋热避冷,还有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专业限制。从公务员各报名要求来看,许多职位都明晰地标注了接受何种专业报考者。特别是一些特殊职位,比如少数语种的一些职位限制导致许多专业不符合条件者根本没有考虑的余地。而相反,以中央办公厅的招考职位来说,在专业限制上广泛地列举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可选择的群体十分广泛。而另一些接受文史哲类、社科类等广泛专业要求的职位,即使再冷门,也有大量的报考者。其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事教育司招考干部人类管理工作,对专业和工作经历都没有限制,招收2人,结果报考者则达到了8000多人。看来,功利心态实在无法跟条件限制相比较。除了专业作为首要限制条件外,有无工作经历也是导致趋热避冷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国家拿出了大量职位给予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报考者。而从报考群体来看,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足2年工作经历的社会人士。面对工作经历加上专业的限制,留给报考者可选的机会其实已经不多,自然出现冷热门职位冰火两重天的情况。 专业——有无工作经历——英语,如果要给报考者选择职位的考虑要素排一个序列,大致应该如下:所学、计算机等情况——职位待遇情况——个人兴趣。 事实上,公务员报考情况是总体趋热情况下的部分职位过于拥挤。特别需要指出的两点是,其一,对于公务员招考的专业限制实际上意义不大,有专业背景并不一定代表基础扎实,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大可在复试中加试专业科目,也更有利于选拔真才实学者。以专业限制来招考特殊岗位的,复试时却处于放羊状态,可能会给滥竽充数者机会。其二,报考人数过于拥挤,势必对报考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可能会异化报考者的心理角色。当考生在一个职位上需要与几千人竞争时,感觉胜出的几率十分渺茫,多会抱有侥幸、碰运气的态度去面对考试,不利于良性考试氛围的营造。(作者 成黎明)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