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中考 > 正文

中考语文:学会在比较基础上展示鉴赏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11/07 11:12  新闻晨报

  □市南中学张虹

  人们的阅读行为,通常可分类为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等等,上海市《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三学生应该“能理解一般现代文的内容,能用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能自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初步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的目标要求,就囊括了以上各种阅读行为。值得引起初三师生关注
的是近年中考语文试卷呈现了将分类阅读综合起来的发展趋势。

  200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孩子和书》的第17题(原试卷题号):“如果将第⑨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原文“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试题要求将原句与改动句比较,体会两者语言呈现出的表达效果方面的差异。与原句相比,改动句被删去了一些字词,标点符号也有所变化。尽管改动句仍然通顺,原文表层的信息也依旧保留着,但是原句深层的思想情感内涵被丢失了。原句中表述的那些细节“两块”“是白皮的”,“一杯”,“放了糖”非常具体真切地表现出“她”的“善良、真诚”和“我”刻骨铭心的感激之情。原句用了三个省略号:“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与上文“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下文“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相呼应,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我”真挚的感恩之情以及“她”助人为乐的“善良”之心。与改句相比,原文更能表现“我”对此事印象深刻,更真切地表现“她”的善良。这道试题的解题过程,是一次建立在比较基础上的鉴赏过程,充分体现了比较与鉴赏结合的命题倾向。

  同样,2005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也考查了相同的阅读能力:

  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原文第⑩段: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试题将比较、鉴赏、表达等语文综合素养融于一题,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两种不同的结尾文字进行比较赏析,并用规定的70字左右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命题者在命题说明中明确表示本题的意义在于:“(1)试题具有较大的思维含量,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比较两段文字,在比较中体会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凸现对文学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2)试题的答案呈开放性,强调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来形成自己的评价意见,考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与评价,这有利于凸现考生的创新意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发展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作用。(3)试题对表达的字数有明确要求,考生的见解必须以一段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就把鉴赏评价与写作表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有利于体现考生的学习综合素养”。

  上海连续两年的语文命题实践和2005年中考命题组的说明提醒我们,中考语文中“整体阅读”理念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由围绕单一的文本,要求整体地把握材料的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把握文本的表述特点,向不同文本,不同写法比较鉴赏的方向发展,更强调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类试题能更清晰体现考生对阅读对象实行感受、理解和辨析的过程,体现考生从阅读文本的具体感受出发,由直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较为理性的认识层面的过程。这个思维质量提升与表述的过程,能充分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差异,这真是上海二期课改最令人关注的焦点。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