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正文

2007国家公考申论考前押题:就业问题标准表述

http://www.sina.com.cn 2006/11/07 16:33  中公网

  问题:

  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供给总量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业工作难度。

  1.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60多万人,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万人,今后3年国企实施政策性破产还需安置360万人,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就业稳定性较差。资源枯竭型困难城市和困难行业中,由于传统产业衰退,失业人员积累多,失业周期拉长,再就业矛盾更为突出。面临就业困境的还有近年迅速增加的失地失业农民,亟需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急待加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和服务亟待改善,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较多的中西部地区,服务设施和设备短缺陈旧、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且素质较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扩大和稳定。

  4.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地区分布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相对旺盛,而西部地区需求不足。从学历层次看,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在大专和高职毕业生,重点院校、热线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东部就业空间的紧缩。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5.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阶段毕业生继续增加,总量达到480多万人。加上城镇还有20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受登记制度限制,多数未登记)或半失业状态,就业矛盾不可忽视。他们普遍缺少职业技能,又难以得到直接的政策扶持,与下岗人员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引起更多关注。近年每年约有30多万退役军人需要在城镇安置就业,今年军队缩减员额,数量将有所增加。虽然安置人员总量并不很多,但是受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体制政策不完善影响,其就业安置工作面临较大困难。

  6.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2006年,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以及

能源、纺织、
房地产
、汽车等行业供求关系的变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整顿甚至关闭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量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不容忽视。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将更加显著。2006年,是全球
纺织品
贸易配额取消后的第二年,我国纺织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美欧等国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变相设限、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对国内就业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原因: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现有的体制不健全的弊端,也有政府管理的缺位与法律制度缺失的原因:

  1.学校开设专业与市场需求不挂钩.

  2.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能适应教育事业迅速扩张。

  3.社会对于人才认识的偏差以及人才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等等都可能是造成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原因。

  4.制度弊端。制度弊端突出表现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组织制度、人口迁移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住房制度等从总体上将困难群体里的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有区别地分离出来,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了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的后果是农村劳动力在正式劳动力市场体外漂流,劳动力市场价格被扭曲,不正当竞争加剧,反过来加大了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同时,农民工得不到城市就业人员应有的待遇,日益成为一个社会边缘群体。

  5.观念歧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政策,造成了人们的意识中的城市和农村,城里人和乡下人泾渭分明。观念的歧视导致了农民工在就业上存在工资歧视、地位歧视和职业歧视。由于他们和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经济上得不到应有的福利,政治上的权利也常常被忽视。

  6.政策障碍和政府管理的缺位。政策障碍表现在劳动就业政策、促进就业政策等方面。如目前的很多就业与促进就业政策都是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对农村劳动力的较少,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用歧视性行政手段,抬高农民工就业准入门槛。在政府管理方面,虽然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进城就业高度重视,各地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应看到,政府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仍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纵横两方面。从纵的方面看,至今仍基本无明确的领导机构,劳动力管理机构绝大多数设在县以上城市,在广大的乡、镇上尚未建立其起相应的机构。无计划指标安排,无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无相关法律,无统计指标,无规范的服务等。从横的方面看由于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的制约,政出多门,人为地将其划分为相互独立的一些市场。

  7.法律制度的缺失。《劳动法》颁布实施已经11年了,其原先所保护的对象是城市劳动者,而现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1亿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无法享有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劳动法》并未涵盖农民工的养老、失业!医疗等问题,农民工在这些方面的权益受到侵害进行维权时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不仅如此,劳动法的一些规定过于原则,比如工资支付条款就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国家虽然对建筑企业拖欠工程款问题做出特殊规定,但这一规定不能涵盖农民工工作的所有领域。社会保险、福利权是指劳动者享受国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设施和种种福利待遇,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是《劳动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法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但是在实际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普遍缺失。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低,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滞后,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只有很小部分的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

  对策: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今年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完善工作机制,把就业工作做实做好,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1.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就业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建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把就业增长作为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影响的宏观政策和投资项目实行就业评估。建立行业就业预警和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结构调整和经济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

  2.继续贯彻落实再就业政策,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精神,作好有关政策的延续和扩展工作,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加快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大量处于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加强对资源枯竭型困难城市、地处偏远的军工和森工企业、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政策支持。高度关注城镇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就业。研究改革退役军人就业管理体制,妥善安置退役军人。

  4.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和就业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打破城乡就业体制和政策分割,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建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劳务合作,推广输出与培训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建立适合转移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改善农民转移就业环境。

  5.(1).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进一步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

  (3).加快深化科教文卫、公共管理、高端服务业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开放准入,加快发展,为长期有效解决高校毕业就业问题奠定基础。

  (4).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难点是大专生和高职生的就业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加大实验和实习设备投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5).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通过完善政策,满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人才需求,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本文选自《中公网公务员考试的BLOG》,点击查看博客原文。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