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正文

公务员辅导名师谈如何备战“天下第一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11/14 10:35  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如海

  如今,报考公务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青年择业的重要选择。考生究竟该如何备考公务员?在公务员考试时应怎样运用答题方法?就这些问题,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考生参考。

  第一,考生要严格按照当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准备考试。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把考前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

  第二,考生别搞题海战术,但考前需做几次模拟练习。

  过多地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练习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只要通过做几次“自测”,真正弄懂考题的类型并掌握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答就行了。

  当然,找近一两年考试科目的“真题”进行“自测”也是个好方法,可以藉此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练习,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反复练习重要。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只靠临时突击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关键是要平时注重对多种知识的积累,注重写作的练习。

  考生还要熟悉并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做题方法。

  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言,常有些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全部的考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常常是因为考生不熟悉做题方法。考生做题应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一些可能一时找不到正确答案的难题,那就放到后面采取“大胆猜测”法来做,不要在难题上耽误太多时间;另外,所谓难题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数学专业的考生会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这两部分的考题视为容易题,语文专业和新闻专业的考生,会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题视为容易题。

  就“申论”而言,考生首先应具有鲜明的“角色认定”的本领,即要求考生以怎样的身份出现?是以普通公职人员身份还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其次是注意“限制性规定”,如字数限制、自拟标题限制、资料性质(是找教训的资料还是总结成绩的资料)的限制、归纳主题或主要内容时应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限制、提出对策时不要离开给定资料内容与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限制、进行论证时主旨突出及申发式与申说式不同的限制,此外,还有近两年的选项判断与不要求确定主题就要提出对策并进行论述的限制,甚至要求写两篇不同论文的限制等等。

  因此,平时知识积累中也包含做题方法的积累。比如,在平时阅读与练习中发现图形推理的规律掌握的少,有不少题目不会做,那就通过对各种图形进行归纳与分析,找出解题的方法并记牢。又比如,在平时阅读与练习中发现对申发式的写作要领掌握不准,那就应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加强运用,直到熟练为止。

  此外,平时应注意收集新题型与一些难题的做题方法。近些年的考试科目中,常出现些新题型与少量的难题(并非偏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演练时多注意积累这些新题型与难题的做题方法,并力求掌握,到了考场上就成了胜出的“法宝”。

  第四,要想在

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生还必须加强心理锻炼。

  考生平时应培养自己在笔试考场上遇到难题时不紧张、不慌乱,从容应对的能力;面试中的心理因素更为重要,有些考生就是因为平时没有面试的经历,到了面试考场上就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失败。所以,如果有机会,考生在考前可以搞几次“面试演习”,或多参加专题辩论与演讲比赛,这对锻炼自己语言表达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坚持实事求是、随机应变与自圆其说等应对面试的能力。

  第五,对“考公”参考书与辅导班要有选择地购买和参加。

  现今的“考公”参考书有多种,其中粗制滥造者甚多,高价者也不少。有的甚至将数年前出版的过时书的封面与扉页换成当年的就当新书卖;有的参考书对考题妄加预测,误导考生。所以考生购书时应注意挑选,看其是否有近一两年的有关考题的题型及其详解等内容。

  现今的“考公”辅导班良莠不齐,有的主办者大吹教师是什么“辅导专家”,甚至吹成是“首席专家”、“押题能手”、“×城第一人”;有的主办方吹嘘自己有什么强大的“辅导团队”,而到实际上课时,主办方就随便找人讲讲,甚至有的冒名顶替,糊弄考生;有的主办方说什么他们的辅导团队中有不少人是“参与出题之人”。甚至还有的讲课者不懂装懂,随意发挥,胡乱点题、押题,误导考生。因此,考生如需报班时(或听远程教育的“考公”辅导课时),要精心挑选,看其是否按有关考试大纲讲解、是否能摘要讲解近两年的考试内容、是否深入浅出,将考试科目内容归纳得清清楚楚,使自己真正有所收获。以免上当受骗,贻误考试。

  此外,现今,有的人在辅导中公开传授报考时的作假“策略”,诸如:什么“千万不能讲出自己真正的缺点”,什么“不能在表上填入自己所受过的纪律处分”,什么“不是党员的可填成是党员,不是××专业的可先填上,到录用时再‘随机应变’”等等。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果不实事求是的话,到时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务员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