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赏高考语文考题中的文学形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2/08 12:18 新闻晚报 |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是游子周邦彦思乡的理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被大自然盛夏美景征服时的脱口吟唱。到此不妨来个假想:“曲曲折折的荷塘”和“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好比文学作品迤逦而舒展的情节,那么,“层层的叶子中间”“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呢———恰似作品中优美的文学形象。 言归正题,文学形象,简称形象,它是作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创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以人物为主,谓之人物形象;少数叙事性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以物为主,则称艺术形象。 在抒情性作品中有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中主体的景或物便是作者所着意塑造的形象,为了与人物形象有所区别,有时也称这些形象为艺术形象。 鉴赏叙事性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艺术形象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人物(艺术)本质的特征,明白刻画的方法。 想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其他还有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等。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不是目的,高考不会在名词术语上设置问题,准确理解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这往往是高考命题者的用意所在。 2、统观人物(艺术)形象的棱面,分析作品的情节。 叙事作品的情节总是服务于人物的塑造,因而,情节便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史。阅读鉴赏叙事作品的人物形象时,我们要注意:(1)情节设计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2)深入理解情节发展如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3)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如何受人物独特个性所决定。 3、透视人物(艺术)形象的背景,赏析事件的环境。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情节发生与展开的场所。成功的人物塑造都有成功的环境描写,成功的环境描写为人物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个方面。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它包括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阅读鉴赏叙事性作品时,要认真理解分析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表现作用。 鉴赏抒情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如所“托”之“物”、所“借”之“景”,则有以下几种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体形象。 抒情性作品总要通过一定的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阅读鉴赏时要在具体丰富的材料中,理清作者的思路,从而把握作品的主体形象。例如,2004年上海市的春考卷拿老舍的散文《想北平》命题,其中的第10题是这样的: 第④—⑦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 (1)______;(2)______。(每处不超过10个字)题目中说的“两个主要特点”,其实就是北平这一主体形象的两个特征,依据“第④—⑦段中”,那肯定需要理清这部分的内部层次。 2、赏析表现技巧,感受主体形象。 抒情性作品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隐喻、象征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者对主体形象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如2005年广东高考卷以作家肖铁的散文《壶口的黄河》一文命题,其中两题这样问道: (16)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生若能把这两题回答准确,他对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对黄河体现的中国人的精神这一艺术形象的内涵,就会有深刻的感悟。 3、品味作者态度,认同主体形象。 抒情性作品的作者多半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主体形象的看法和评价,阅读鉴赏时,我们除了要细细品味文中最能反映艺术形象特点的语句,还要认真揣摩表明作者思想倾向性的词语和句子。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就有过这方面的命题。如2006年全国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题目: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下阕前两句显然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最后两句,词人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藉此,读者可以一样地感受那些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民形象。 考题链接 1、2006年江西卷第16题:(原文题目《秋光里的黄金树》) 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答案: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2006年辽宁卷第20题:(丰子恺《杨柳》)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作者: □育才中学郭玉和 制图邬思蓓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