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2/12 16:39 自考365.COM | |||||||||
第一章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1-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生产工具。 1-4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 1-5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1-6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1-7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1-8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1-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相比,鲜明的特征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 2-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 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 ; ⑵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 2-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2-3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 :价值。 2-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5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2-6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7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2-8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2-9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10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1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1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2-13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 2-14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2-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三章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2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v+m。 3-3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 剩余价值率。 3-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5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3-6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 3-7资本集中:是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3-8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3-9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3-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11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3-12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13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剩余价值。 3-14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1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3-16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随着资本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3-18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 第四章 4-1产业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G—W…P…W′—G′。 4-2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P…W′—G?G—W…P。 4-3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W′—G?G—W…P…W′。 4-4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5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4-6资本的循环速度:同周转时间成反比;同周转次数成正比。 4-7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销售阶段。 4-8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4-9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根本原因是: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4-10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能够:提高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4-11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原材料、劳动力)。 4-12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是: 生产资本。 4-13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4-14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社会总产品。 4-1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1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 引申: ①Ⅰ(c+v+m)=Ⅰc+Ⅱc ; ②Ⅱ(c+v+m)=Ⅰ(v+m)+Ⅱ(v+m) 4-1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①Ⅰ(v+m)>Ⅱc(追加生产资料); ②Ⅱ(c+v- )>Ⅰ(v+ )(追加消费资料) 4-1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v+ )=Ⅱ(c+△c) 引申:①Ⅰ(c+v+m)=Ⅰ(c+△c)+Ⅱ(c+△c) ②Ⅱ(c+v+m+△v+ )+Ⅱ(v+△v+ ) 4-19一个企业投资25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5年,50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20年,5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期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可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这个企业的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1.085次 (公式: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 4-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生产相对过剩。 4-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其中,②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五章 5-1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 5-2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5-3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v 。 5-4当资本家把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视为成本价格时,商品价值就表现为:k+m或K+P。 5-5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5-6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剩余价值量决定(等于)利润量。 5-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5-8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5-9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5-1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剥削程度;利润率反映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5-11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5-12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5-13从全社会看:①利润量等于剩余价值量;②生产价格等于价值。 5-14生产价格的构成是: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5-15生产价格形成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 5-1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为:①商品交换不再是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②市场价格不是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5-17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5-18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5-19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