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深度评论:考研降温反映社会不确定性增加http://www.sina.com.cn
2006/12/25 15:54 南方都市报
知道分子之郭巍青专栏 各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基本结束,初步数据显示,持续多年的“考研热”突然大面积降温。以上海为例,确认报名的考生人数比去年下降约6%。顶级高校如北大、清华等均传考研报名人数下降,降幅2%-3%左右。考研人数曲线多年来一直是攀援直上,今年是首次掉头向下,所以引人注目。 微观来看,考研不考研,是个人的人生规划。但是千千万万的个人选择汇聚在一起,会形成一种宏观力量,叫做“公共选择”。它会冲击、拉扯或牵引很多方面,产生巨大后果。这么多的个人怎么会“不约而同”地决定做这个不做那个呢?这很值得观察和研究。但是我们先要改变那种“自上而下”去动员和制造一种现象的决策观念和管理观念,要科学地分析,基于个体自由的、自下而上的、由分散而集中的社会选择过程是怎样如此这般地发生的。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百般调控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为什么反复引导了,依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并且拥向大城市,而不是“响应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当然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忽然有很多人决定不考研了。 我想壮着胆子提出一个假设,考研热降温,可能反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教育是一种长线投资,其决策逻辑是放长线钓大鱼。除非个人本钱极大不怕风险,否则决定是否读本科、读硕士乃至博士,需要相对确定的环境条件和制度条件作为支撑,才能形成稳定预期。如果太不确定而无法有稳定预期呢?就会引发规避风险的短期行为,其决策逻辑是,天上飞的,不如手里抓的。在考研问题上,确定性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经济付出以及就业前景。当考试难度加大,学费增加时,就业前景必须更为明朗才可以平衡回来。现在的情况可能是相反的,就业前景更加不明朗了。虽然许多学校已经将三年制的硕士课程缩短为两年制,不过照此逻辑的推演结论可能更为不堪。不要说三年后的就业难以保障,连两年后都说不清了。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来是一种教育进步,也是社会进步。如果研究生的就业成问题,可能反映两个因素:一个是高校的专业水准不够,未能培养合适的人才。另一个是社会上根本没有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足够职位。我相信两个因素都有,而无论哪一个因素,都是考生个人在做决策时不能控制的。因此它增加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在于两种结构之间匹配不良。经常看到有人批评研究生找工作是挑三拣四,与本科生抢饭碗等等,这种信口开河的、习惯性的“受害者谴责”或“归罪个人”的说法,不仅与事实不合,简直就是对苦苦谋职者的个人侮辱了。 制度与环境的高度不确定,使大量的个人决策趋向于短期考虑。然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来依赖于合理的中长期预期,并培养和训练长远眼光与中长期规划能力,它本来不是捞快钱的行当。所以这里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而不确定性增加,个人决策趋于短期化,并不意味着未来考研的人数将持续下降。非要预测的话,我宁愿说,缺少合理的长期预期,毕业生在找工与考研两者间将反复摇摆,陷入著名的“毛驴困境”:它决定吃左边那堆草料时,老觉得右边那堆才好;但是决定了吃右边那堆时,又觉得还是左边的好。最终的决策是高度随机的,任何偶然事件都可能改变选择。很多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会什么、要什么,凡有机会都要试一把。个人、家庭、学校及用人单位因此疲惫不堪,预测专家每每跌碎一地的眼镜。 上述的分析会不会是“过度诠释”呢?我自己但愿它是。然而经验使我相信,考研人数之多寡,与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前景与个人发展机遇的“集体判断”有关。重要的不是去问你想找工还是想考研,重要的是问你是否能够形成稳定预期,做出较长期的人生规划。如果不是,那么考研人数的升与降,都不是好事。因为,如果连大学生甚至硕士生都不能建立良好的个人规划,不能以其努力与回报的稳定关联对其他人形成示范,则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将从何谈起?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