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第一篇 绪论和唯物论要点概括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7 09:04  文都教育

  一、哲学基本问题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

  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

  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原理

  1.物质观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不同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的最高抽象。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重大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2)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

  (3)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辩证关系。

  (4)把实践活动纳入物质范畴。

  三、 实践本质的原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

  一是实践活动的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

  二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特殊本质。

  (2)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

  (3)限定和超越关系的原理

  (4)双向对象化原理及其意义

  四、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①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