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7 09:06  文都教育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考单选题)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广义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2)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重点考点】(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和科学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其基本表述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中国哲学表达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特殊方式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通过心物、天人、名实、理气、道器、知行以及有无、形神、本末、体用等关系来揭示和表达的。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重点考点 高频命题点】

  1.哲学基本派别(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除此以外,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就没有任何别的含义。

  (2)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确有其阶级性,但哲学的党性恰恰不是指其阶级性。

  (3)二元论是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笛卡尔是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二元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最终还是要陷入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①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②背离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观点。③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性(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并否认矛盾)和唯心史观即唯物主义不彻底性(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一般考多选题)

  (1)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性: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

  (2)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外部世界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产物。

  (3)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失误之处。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颠倒了感觉和对象的关系)。

  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颠倒了概念和对象的关系)。

  4.唯心主义存在根源(一般考多选题或主观性试题的一个采分点)

  (1)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近似于螺旋,其中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保守阶级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片断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2)唯心主义的功能和局限性

  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产生过有重要价值的思维成果,但作为一种主观同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观点,唯心主义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在研究对象上,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旧哲学企图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指出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在体系内容上,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

  3.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

  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去理解世界,旧唯物主义从自然演化出发去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 其理论基础就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深刻指出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能够改造世界)。

  4.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集中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科学性和革命性(理论品格)

  (1)科学性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概括科学成果,揭示普遍规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2)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

  2.实践性和阶级性(社会功能)

  (1)实践性,强调哲学的实践基础,强调改造世界。

  (2)阶级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一般考单选题)

  1.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作为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3.反对“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

  (见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

  2.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把科学理想化,但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从而也把科学片面化了。

  3.人本主义认为人的生命、本能、情感、意志才是人的本源性的存在。

  叔本华、尼采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唯我论,非理性主义的范畴。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中的“存在”是指主观意志的存在。不能混同于物质性的存在。弗洛伊德主义属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范畴。

  4.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具有科学精神,反对科学主义;具有人文精神,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