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第四篇 历史观要点概括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7 09:16  文都教育

  一、社会基本结构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

  2.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原理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类社会中的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

  ①生产力是人解决社会与自然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经济关系是不须通过人的意识而直接形成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③政治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即政治上层建筑。

  (2)把人类社会中的三重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机制。

  (3)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区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深化。对于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3.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1)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

  (2)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4.意识形态的原理

  (1)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

  ①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浅层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形式(即文化结构)是自觉的、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

  (2)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①意识形态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由于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因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并具有阶级性。

  ②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等,由于不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

  (3)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一般本质。

  作为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直接和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意识形态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5.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

  (1)狭义的文化就是指文化结构(即社会意识形式)。

  广义的文化是“人化”,即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一切。

  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基本上等同于社会意识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即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②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

  ③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作直接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科技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3)推进自主创新,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我们只有锐意改革,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才能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落实

科学发展观,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

  二、社会发展规律原理

  (一)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

  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1)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2)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3)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2.恩格斯关于平行四边形历史合力的思想说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

  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两大社会历史基本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第一个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唯物史观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①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

  ②这一规律揭示了杜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③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

  2.第二个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能从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②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的重要根据。

  ③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原理

  (1)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

  (2)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3)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

  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当生态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科技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1)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

  (2)“全球问题”的实质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自然问题、科技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

  (4)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1)两大主题与两大原则: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2)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①真理和价值的一致性: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②真理与价值的侧重点:真理强调的是主观符合客观,价值则强调客体满足主体;而主体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对不合理的需要的满足便会与真理相悖。

  (3)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4)三个内在:

  ①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

  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③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发展

  1.价值和价值评价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

  (2)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并非主观随意,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所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体是否具有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有不同价值;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3)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4)科学的价值尺度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合理的主体需要。个人、群体、社会、人类是主体的社会结构的四个层次。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是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

  2.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原理 (第四章第三节)

  (1)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是多样的,表现出价值观上的差异。但并不是主观任意的,价值选择要受到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人的价值选择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在特定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以引领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3.人的价值原理

  (1)人的价值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对于自身、他人或社会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是以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为内在根据的。

  人的价值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

  (2)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①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当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价值的时候,人是价值主体,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个人价值。

  ②人的价值又具有工具性:当人作为价值客体去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时,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社会价值。

  (3)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者存在着矛盾。但本质上又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在社会中才能实现。

  4.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原理

  (1)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2)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3)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