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7 09:47  文都教育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一)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就是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就是生产力布局的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就是打好基础的问题;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就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问题;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是发挥两个积极性的问题。

  (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三)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二、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一)毛泽东高度重视工业化的问题,认为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

  (二)毛泽东把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视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

  (三)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特殊地位。

  (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

  三、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956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开始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理论探索。

  (一)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

  1.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2.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

  3.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在纠正1958年出现的“共产风”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什么怕商品,无非是怕资本主义;不要怕,我看要大发展;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不要怕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历来就有商品生产,现在加一种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久,他又强调要重视价值规律,指出,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违反它就会头破血流。尽管毛泽东没有能够将这些思想贯彻到底,没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行,甚至在后来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对立的观点,但是这些思想对后人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新道路还是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4.邓子恢、邓小平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

  (二)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1.关于给地方和企业多一些自主权的思想。

  2.关于调动企业内部工人积极性的思想。

  1960年中共中央批转中共鞍钢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在批示中将鞍钢的经验称为“鞍钢宪法”。毛泽东根据“鞍钢经验”系统地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思想,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新中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谓政体有两层科学涵义,一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人民政府;二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如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写入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为以后历次宪法所肯定和完善。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领导,便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五)1954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由《共同纲领》临时代宪法的过渡状态。

  (六)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

  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一)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方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主要内容。

  2.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立。

  (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建立过程。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政府,是194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下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到1956年9月,全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到1965年9月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内蒙、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民族自治区的建立,标志着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建立。

  (三)关于民族团结。

  四、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一)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2.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新中国建国和立国之本。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它总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中巩固自己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关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双百”方针进行了全面阐释。

  (三)关于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

  毛泽东根据中国《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和削弱这个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种团结。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四)关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毛泽东主张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成果,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毛泽东根据尊重自己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想,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清理古代文化遗产,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3.关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过去的文化遗产。盲目迷信或一概否定,都是错误的。

  4.关于“洋为中用”,毛泽东认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盲目排外,一是生吞活剥。前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作祟,后者有崇洋迷外的味道。

  五、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一)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周恩来一贯的观点。在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周恩来分析了国际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我国科学文化的落后状况,指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力量”。在1963年1月29日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明确地指出:我们要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二)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在提出对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进行“团结、教育、改造”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主张。

  2.1958年5月,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想,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一、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国防。

  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时代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主要是指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具体政策。

  (一)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武力解放,同时不排除和平解放(和平统一)的努力。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3月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就第一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口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又多次发表声明,表达“解放台湾”的决心。

  (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正式提出“和平解放”台湾即争取用“政治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新政策”“公开化”。1960年5月,周恩来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新政策”“系统化”并形象地“点题”为“一纲四目”,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具体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二、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四、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

  (一)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来北京参加中印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6月,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了这些基本原则。

  (二)早在1946年8月,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提出了“中间地带”的观点,认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三)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苏联、美国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上,第一次正式向全世界阐明了毛泽东的这一崭新的战略思想。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